徐州牢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苦修基本功、勇练新招式,产业基础愈发厚实。徐州市统计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徐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7.1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速超20%。
在苏北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徐州具备“经济强”的“最强内核”。工业企业已涵盖38个大类、151个中类、336个小类。徐州重点打造的“343”创新产业集群亮点频出:工程机械入选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市场份额占国内市场的1/5;绿色低碳能源、数字经济均为千亿级集群;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安全应急等集群发展势头良好;布局发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前瞻布局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通用人工智能等“5+X”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传统产业“智改数转”
十年来,徐州坚守实体经济“看家本领”,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竞争力加快提升,打造了工程机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出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徐工产品惊艳了上海滩!”11月26日,上海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海宝马展)再次亮相黄浦江畔。阔别4年后,徐工以“智慧徐工”为核心,全方位展示110款主机、73款零部件、七大施工场景解决方案,展示了徐工在绿色化、智能化、成套化和高端化方面的产品实力及成套化场景解决方案。
漫天尘土、机器轰鸣,这是传统矿山施工给人的刻板印象,而徐工展示的国内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矿山智慧挖运组合,配置先进的感知系统及安全避障策略,实现自动驾驶、自动卸载、远程监控等功能,已在路面施工、露天矿山、地下空间等主流场景实现规模化无人作业。
展示大屏上,在徐州104国道搅拌站、甘肃路桥集团等多个项目里,徐工与网易联合推出的搅拌站场景下无人装载机黑灯工地产品和露天矿山场景挖掘机一人多机“牧羊人”模式产品,能够在完全无人和全黑的环境下实现自动化运行,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为施工企业节省15%能源消耗、82%运营成本。
恪守“看家本领”,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向深向广。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征程中,徐州努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如今,工程机械集群作为徐州市“一号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徐州安全应急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纺织产业已形成新沂高端纺织新材料、睢宁梭织及涡流纺、沛县粘胶纱等一批国家级纺织产业基地,以及新凤鸣、天虹纺织、斯尔克等龙头企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做强黎明食品、维维、绿健、君乐宝等龙头企业,以“集聚效应”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生机勃勃”
“全球超过90%的铟产量在中国,其中70%在先导电科。”今年发布的《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列出中国新材料领域最具价值的非国有企业,徐州两家企业上榜,其中一家就是先导电科。作为徐州市首家引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率先实现大尺寸ITO靶材国产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光伏、半导体、精密光学、数据存储及特种玻璃等领域,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
向“新”,向“智”,向未来!徐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电子信息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地依托硅材料领域的深厚积淀,相继在集成电路材料端、设备端、封测端、应用端和第三代半导体等环节取得突破,产业从无到有、集聚成势,成为当地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一极”。
前三季度,徐州经开区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实现产值7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进入10月,徐州集成电路与ICT产业企业更是动作频频、喜讯连连,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彰显出产业的持续向好。
目前,在信息技术和新材料领域,徐州拥有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材料分会多家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培育了全国首家电子级多晶硅实现量产并且全尺寸覆盖的全球独角兽企业鑫华半导体,并对其启动上市辅导,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5%,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引进知名半导体材料供应商TCL中环,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制造基地;天通凯巨8英寸掺铁钽酸锂晶体填补国内应用空白,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压电晶体材料制造基地;江苏中科智芯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问道数字经济,把脉绿色发展,徐州不断突破走上新赛道。走进百亿级省重大产业项目比亚迪刀片电池项目现场,灯火通明的车间内,自动化机械臂上下挥舞,实现精准抓取;智能化设备开足马力,高效运转,一块块动力电池加速下线……徐工联合新能源龙头比亚迪研发生产的首款动力电池包,每25分钟就能生产下线一台动力电池,为当地新能源机械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动力。徐工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杰强表示,将来会在徐州导入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实现“家门口”配套,确保徐州未来新能源板块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9月27日,丰车汇·格力新型能源站及格力新型能源管理系统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徐州高新区举行,这是格力在新型能源站及新型能源管理系统领域的首次示范。建成运营后,将为徐州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提供稳定优质的电力保障,预计实现年发电量约681.6万千瓦时,25年全周期内可节电2500万元,助力园区企业实现“零碳”运营。
未来产业“初露锋芒”
十年来,徐州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创新版图上树立前瞻思维、注重前沿研究,积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地等未来产业领域抓好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努力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培育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播种”。年初,徐州制定《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亮出未来产业发展“计划书”“行动表”。根据《指导意见》,徐州将加快培育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零碳负碳、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前沿性未来产业。到2025年,“5+X”未来产业体系初现雏形。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着力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深地科学与工程研究云龙湖实验室拓展了人们对深地奥秘的认知。“实验室联合利用废弃矿山,构建贯通深地开发科学原理、工程技术和高端装备的创新链,形成了深地能源资源开发、深地空间智能构建、深地空间物质封储、深地空间安全防护研究4个科研体系。”云龙湖实验室主任李晓昭介绍,获批江苏省实验室后,实验室四大综合科研平台和7个科研子平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与原位应用测试,深地随钻探测、深地智能盾构等5个二期科研平台正加速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云龙湖实验室发展目标明确,即抢占深地“地下国土”研究高地、推动深地前沿科学探索的创新策源地,对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形成示范效应。
在科创领域,人们经常用“死亡之谷”来形容原创技术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7月,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中国矿业大学)项目成功获批,成为全省10家中唯一落户于长江以北的中心。矿大概念验证中心主任王恩元表示,该中心从资金、平台、政策等多方面“一站式”服务助力项目落地走向市场。目前已完成首批10余个概念验证项目的遴选,其中4个项目获得资助并进入验证阶段。
企业出题,产学研协同破题。徐州以“赛马制”“揭榜挂帅”等形式组织创新资源配置,面向2000余家企业征集关键技术需求126项,组织开展研发攻关。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项目106项,入选省级重点导向计划55项。遴选47项全市重点新技术新产品予以宣传推广,入选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目录24项。在最新公布的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9个获奖项目中,38%集中在工程机械领域,20.6%集中在安全应急领域,13.8%集中在医药健康领域,24.1%集中在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获奖总数相比去年增加了11项。
“徐州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扎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充满活力的产业环境,已从单一的老工业城市转变为现代化产业城市。格力看好徐州未来的发展!”不久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对同徐州的合作充满期待。
不断向前奔跑的徐州,向“新”发力、向“质”前行,激荡着产业集群集聚裂变的创新浪潮,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已成为“投资者向往之地”“创业者理想之地”,为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做好示范、提供新路径。
新华日报徐州分社记者联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