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拳击奥运冠军的妻子冉莹颖在社交平台自曝,因其11岁的儿子身高仅有136cm已焦虑两年了,决定给娃打生长激素。相关词条冲上热搜,也引发不少家长对生长发育的关注。
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生率约为3%,目前儿童矮小的状况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也低。关注儿童生长发育、为经济困难的矮小患儿带去福音,12月2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三院”)儿童生长发育关爱行动活动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医院启动仪式举行。活动举办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医院”揭牌仪式,并为部分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提供免费骨龄检测,一对一专业身高管理、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儿童安全用药指导等惠民服务。
孩子矮小,可能是种病
广医三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陈耀勇介绍,许多家长不知道矮小可能是一种病理状况,更不知道这类疾病可以干预治疗。对于孩子长高问题存在较多认知误区:盲目等待孩子年龄大了后身高会“窜一窜”“猛长”;而对正规治疗药物生长激素因含有“激素”二字而心存疑虑。
“孩子的身高取决于两个因素,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对于生长激素的运用,要到医院经过医生专业诊断。”
据了解,每个年龄段有其身高的参考标准,如体格发育小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10%水平,或者是低于遗传靶身高2个标准差,或者孩子两年内都不用更替大一码衣物等情况,都要高度警惕孩子体格发育不良,甚至是矮小的情况。
医院携手基金会,关爱救助矮小患儿
有数据表明,接受治疗的矮小症患儿甚至不到10%,这跟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较高且大部分需要自费有关。
为关爱矮小症患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了成长天使基金,专门救助困难家庭矮小患儿的专项公益项目,也是国内唯一关注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专项公益基金。2015年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还专门发起了“中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促进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庭经济困难矮小儿童及罕见病儿童的医疗救助,以及科普教育、医师培训、学术调研等公益活动,助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截至2023年12月底,成长天使基金累计筹集款物3.63亿元,资助家庭困难的矮小患儿3121名、小胖威利综合征患儿689人次,开展基层医生培训、公众科普义诊、校园健康体检与科普等活动6500余场,受益百万个家庭。
此次,广医三院成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医院,双方将联合开展儿童生长发育关爱行动,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矮小儿童青少年、罕见病儿童的医疗救助和科普宣传教育及公益义诊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矮身材群体的关注和救助,凝聚社会的关爱力量,改善家庭经济困难矮小及罕见病儿童生活状况,帮助矮小患儿实现长高梦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项目将通过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帮助经济困难的矮小患儿家庭,同时开展相关合作,提高本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的医疗诊治水平。”红十字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中,来自广医三院儿科专家团队现场为部分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提供免费骨龄检测、一对一专业身高管理、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儿童安全用药指导等惠民服务。
文|记者陈辉
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