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洪学智提议部队打阜宁。黄克诚分析道:“我们打了敌人,他们会不会来报复我们

报君知史 2024-12-21 23:15:03

抗战中,洪学智提议部队打阜宁。黄克诚分析道:“我们打了敌人,他们会不会来报复我们?”洪学智是急脾气:“你是老虎,谁都怕你,你是绵羊,谁都能欺负你!日军现在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黄克诚笑着看着洪学智:“你真是个铁匠,那好,把大家都叫来了,我们研究研究!” 当时的阜宁由伪军的王清翰的第五军大部驻守,加上其他部队,共计五千六百余人,7个团。第五军到达阜宁之后,为了自保,修建了大量据点和工事,大大小小的据点总共有21个。在外面,第五军和驻守盐城的第4军相呼应,向西和潘干臣部相望,北边和徐继泰部相邻,支援非常方便。 城池固若金汤,支援部队随时可到。怪不得严谨的黄克诚会问,敌人报复怎么办。洪学智虽然是急脾气,但是打起仗来可是非常的细致。他看到了阜宁防御的弱点。阜宁的据点虽然多,但是非常分散,利于各个击破。王清翰和其他的伪军又存在矛盾,周围的伪军未必会全心全意的支援。 更加重要的是,洪学智收到情报,阜宁城内的防御,早已经失去了日军的支持,各部又在换防,城内的粮草紧缺,士气低落,为了防止逃跑,伪军甚至被要求睡觉不能穿裤子。由此可见,阜宁城内的伪军战斗力不强。 说做就做,在新四军第3师师部,连开了几天的作战会,最后决定以8旅和10旅各一部分,作为攻城主力,加上其他地方部队,攻击部队一共有11团。黄克诚等人决定,攻打阜宁,先清理完其外围据点,然后再围而歼之。 在清理外围据点的时候,七灶战斗打得最近艰难。此时敌人已经被周围的枪声惊到,提前有了警觉。所以攻打七灶的战士们,是冒着敌人的弹雨前进的,战士们迅速地跃过工事前的水田和开阔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遮蔽物,不知道有多少战士倒下。 当推进到工事前面的时候,没想到又被一条极深的水沟挡住了去路。战士们涉水过去,那晚月亮又高又大,队伍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10连的连长被击中,直接倒在深水中,再也没起来。 洪学智见伤亡太大,便决定强攻,调来全旅的炮火,向着敌人的工事猛打。炮火停止之后,战士们为了给连长报仇,更加勇敢地冲锋。将三角钩刺入墙内,然后爬上工事。凌晨五点,七灶内的守敌两百三十人,全部被歼灭。 经过一天的攻击,阜宁城外的据点基本被拔除。下午三点钟,攻击部队先后从北门冲进了阜宁城,按照各自的攻击方向,迅速散开。当天天气阴沉,像是要下雨,地面上硝烟弥漫,沙尘滚滚,整个阜宁城笼罩在一片喊杀声中。 22团的前哨部队一接近,敌人就投手榴弹阻击。投弹组冲到岸边同敌人对掷手榴弹,手榴弹炸起的烟雾使人看不清对面的人。架梯组的勇士们把梯子架上围墙,第一个勇士猛冲上去,掏出手榴弹,正要投掷,被敌人一刺刀刺中眼睛跌下梯子。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新四军战士终于上去了。 敌人顿时乱了阵脚。22团乘势突入圩内,冲入敌营房,并向左、右展开,越墙走壁,穿屋打洞,与敌人展开巷战。 另外一个团用手榴弹开路,掏墙洞前进,首先抢占了屋顶制高点,架起机枪,以火力压制敌人,掩护后续部队冲入街道。 经过两小时的激战,敌人的阵地和据点逐一被摧毁,龙王庙和南、北大街以及大片城区已被新四军拿下。 18时,第4支队在炮火掩护下,一举攻占了城东据点三官殿。22时,该支队向三官殿东侧的水龙局守敌发起猛烈进攻。 凌晨3时,伪第5军军长王清翰及暂编第33师师长孙建言见大势已去,在水龙局据点及射阳河以南两个营援兵的掩护下,乘茫茫大雾,先后率残部千余人偷渡南逃。 王清输和孙建言一逃,就只剩下大浦桥据点。洪学智让22团向敌人营长喊话: “你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出来看看,你们城里的部队消灭的消灭了,跑得跑了,你还打个什么?”营长派连长出来一看,见身陷重围,援军无望,于是缴械。 零时30分,从阜宁逃跑之敌,如同惊弓之鸟,越过射阳河沿阜宁公路向南逃,当行至1营设伏地带时,新四军放过敌先头部队,隐蔽观察,选择敌人的要害打。 凌晨1时许,敌人后续部队来到后,新四军设伏部队猛烈出击,正好打中伪第5军八大队。敌人措手不及,被截成数段,双方展开肉搏战,敌人支持不住,抱头溃逃。 当敌人先头部队进入3营伏击地带时, 3营迅速出击,冲入敌降。在新四军猛扑之下,敌溃不成军,残部向南逃窜。遭1营伏击的伪第5军八大处残余敌人,逃到3营阵地时又遭痛击。 当时,天降大雾,迷迷蒙蒙,分不清敌我。新四军的另外一路截击部队是师特务团,逃跑的敌人是伪第5军特务团。敌人问:“哪一部分?"新四军战士回答: “特务团。” 很多敌人因此靠近来,一看是新四军灰色军服,想跑已经来不及,便纷纷交了枪。在追击过程中,新四军节节围堵、多面截击,激战3小时,毙敌一百五十余人,俘敌近千人。 伪第5军军长王清翰身负重伤,带着孙建言等几十人逃至盐城。整个阜宁战役,历时36个小时。全歼伪第5军军部和两个师部、7个团,俘近三千人。

0 阅读:1234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