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以皇帝为金字塔顶的中央集权制度,于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废封建,行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但秦统一初期的南部疆域,尚未越过自西向东横亘于今两广北部与湘、赣南部的南岭山脉和闽、赣之间的武夷山脉。高大绵延的南岭与武夷山脉,暂时成为秦王朝与南越、东越等越人的地理分界线。秦始皇为开疆拓土,在中原局势初定之后,又展开对岭南的军事征服行动,这就是史书所称的“秦戍五岭”。
秦军突入岭南,随即与当地越人展开激战。战争陷入长期化,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秦军后勤保障随之出现问题,不得已,“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集解引韦昭云:“监御史名禄也。”监御史是秦代职官,其主要职责是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但有时还可监军、将兵,甚至扮演皇帝特使的角色。监禄主持开凿的这条渠道,就是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工运河——灵渠。
兴安县灵渠(廖国一摄)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最终统一了岭南地区,使岭南与中原连为一体。为加强统治,在取得军事胜利的基础上,秦又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中原王朝在岭南设置郡县之始,其中桂林郡治布山(今广西贵港)。根据史料记载,学界多认为秦时桂林应包括今广西北起兴安、龙胜,南至扶绥、右江一线,东起玉林、梧州,西抵河池、巴马一带,涵盖今南宁辖境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