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11月初从广州正式出征,分别搭乘“雪龙”和“雪龙2”号科考船奔赴南极。总台随船前方记者王楠,在和考察队完成中山站卸货后,正在乘坐雪龙2号船从中山站前往秦岭站的路上。
为什么会有越冬考察?
中国南极考察中,通常设置越冬与度夏任务。
越冬时间一般是从当年的三四月份到九十月份,这段时间南极处于极夜或光照极少的状态,环境极为恶劣。
而度夏时间一般为十一月份至次年二三月份,此时南极处于极昼或光照时间较长的时期,气温相对较高,海冰融化。
在科研方面,
越冬可获取如冬季生态系统运转、地球磁场及大气成分在极端低温与极夜条件下变化等长期连续数据,有助于深入探究南极对全球气候环境的深远影响;
度夏则便于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海洋生态及地质考察等,能采集丰富样本。
从科考站运行而言,
越冬需专人维护设施、保障能源与通信系统正常运作以安全度过酷寒;
度夏着重科考站建设、维修与物资补给,并承接众多科研人员开展多元项目,二者相辅相成推动南极考察事业全面发展。
中山站越冬队:回家的期待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在南极已经待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随着第41次南极考察队即将到达,新的队员即将上站,越冬队的老队员们马上就要回国了,他们心情如何?他们回国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拥抱、握手……时隔一年后,第41次南极考察队先头部队刚刚到达中山站的时候,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们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这意味着他们回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医生杨少杰:开心得不得了,就像看到亲人了。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张江杰:可算来人了!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发电班班长张冬:马上回去了,开心啊!在这边守了一年了。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武鹏:家里挺盼着我回去的,出去这么长时间。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雷:一个月前就开始陆陆续续收东西了。
越冬队的队员们来自五湖四海,上海、江苏、贵州、内蒙古等等,他们回家后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厨师张江杰:肯定是先吃点好的,吃点蔬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医生杨少杰:最想有水果、蔬菜吃吃,太渴望了。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王庸平:我是东北人,想吃酸菜。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王安良:山东人,必须有大葱。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发电班班长张冬:回家看儿子,看老婆,带着他们出去转,吃家乡的菜。
队员中,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南极,一年的极地生活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变化。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王庸平:最大的变化就是,我觉得我的动手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
而对于来了很多次的老“南极”来说,心里有对家人的歉疚,也有对极地事业的不舍。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发电班班长张冬:在这地方工作,照顾不了家里面。尤其极夜的时候,想想心里面也挺难受的。家里面小孩生病、老婆生病,你没办法在身边照顾。我孩子不怨我,他自豪,老爸是南极考察队的。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胡泽骏:我十年前是第一次,十年之后故地重游,还是很激动。中山站有很多是我十年前看着建成的这些建筑,现在还在正常运转,很有感触。对于科学探索的话,我们只能在大自然里面去研究大自然。越艰苦的环境,才能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多样性。这也是对我们个人的一种挑战。
在这面墙上,是我国南极中山站建成至今,历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的合影,总共不超过800人次。在地球的最南端,远离祖国和亲人,队员们经历了漫长的极夜和极寒,其中的艰难只有身处其中才有切身体会。南极是环境严酷的大陆,不过一旦南极冰雪融入队员们的血液,就会让人在心中永远铭记南极。而我国的极地事业,也是在极地人的努力下,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