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十堰市竹溪县的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素材时,意外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雕的活动影像。
影像里的金雕尾羽呈白色,略带黑色端斑,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在翼下形成白斑。成年金雕翼展平均可达2米,体长可达1米。
据了解,金雕属于鹰形目鹰科鸟类,别名为老雕、鹫雕、金脖雕等,身体呈较深的褐色,因颈后羽毛呈金黄色而得名,在我国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冬季偶见于华东和华南。金雕有着“猛禽之王”的称号,常在高空中一边呈直线或圆圈状盘旋,一边俯视地面寻找猎物,发现目标后,以30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天而降,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它捕食的猎物主要有: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斑羚、狐狸、旱獭、野兔等。
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竹溪县南部,鄂、渝、陕三省交界处,东、南分别与竹山堵河源、神农架(大九湖)、巫溪县阴条岭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和富集程度高,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物种基因库,生态保护和科研价值很高,是研究我国珍稀动植物的一部天然“百科全书”,同时,还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金雕在竹溪县出现,证明竹溪县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其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包括丰富的食物资源、适宜的栖息场所等。这也反映出竹溪县生态系统相对完整和健康,各物种之间的生态平衡循环良好,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林中霸主”黑熊、鸟中“凤凰”红腹锦鸡、“天马”鬣羚等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充分说明了近年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明显。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投放更多红外相机,扩大范围以便更详尽地了解该区域生物链构成,为科学保护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