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青岛市黄岛区召开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研讨会,来自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浙江省考古研究院、江苏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共约20人参加会议。
琅琊台遗址布局图。图源: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确认这琅琊台遗址是秦始皇东巡期间营建的重要国家工程。其中通过持续发掘,确认了“大台”主体为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构成高台建筑核心及外围场地的夯土基址体量宏大,夯筑质量极高,发现登台踏步、台下房间、排水设施及院落门址等重要遗迹,佐以早先发现的秦代刻石,推定为秦始皇所筑之“琅琊台”。
翻开司马迁的《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本纪》,可以发现秦始皇特别喜欢到山东。秦始皇在位11年,五次出巡,三次到山东。除了公元前220年西巡到陇西,公元前215年东巡至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其余三次出巡皆到山东。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临峄山(今山东邹城境内)、泰山、芝罘山(今山东烟台市北)及琅琊台(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遗址就是为这次出巡而设。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次东巡至芝罘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这次南巡之后,秦始皇掉头向北,走江过海,再至山东。就是这次南巡转北走的长距离跋涉,秦始皇病死,“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秦始皇不但喜欢到山东,而且在山东的刻石也多于其他地方。《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群臣为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分别称“峄山刻石”(公元前219年)、“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年)、“琅琊刻石”(公元前219年)、“芝罘刻石”(公元前218年)、“东观刻石”(公元前218年)、“碣石刻石”(公元前215年)和“会稽刻石”(公元前210年)。
“秦七刻石”中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四处刻石均在今山东区域,而且在时间点早于其他刻石,这就显示出山东在秦代地位的不一般。正如这次专家讨论会所称:“琅琊台遗址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充分体现了今山东地区在秦汉统一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现存国家博物馆的琅琊刻石。拍摄:周学泽
2019年,笔者曾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看到过琅琊刻石,展示牌介绍:此残石为竖直的长方体,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到琅琊郡(今山东青岛黄岛区西北)时所立刻石的后半部。书体为秦篆,相传为李斯所书。现残存十三行87字,前二行为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巡视的从臣最后二人的官职和姓名,后十一行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补刻的诏书及其从臣姓名字已漫漶。
秦始皇为什么喜欢到山东?现在专家观点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护秦朝统治的需要。山东是在秦代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达地,通过巡视新领土,宣扬威望,实现安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琅琊刻石》铭文“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乃抚东土,至于琅琊”等较好地点明了秦始皇东巡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
山东地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山东是老牌强国齐国所在地,历史上齐国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素以文化发达、人民富庶著称,拥有较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齐国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其人力物力保存较好,齐人对往日的辉煌有着深深的怀旧心理,存在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反秦的可能性较大。齐地贵族势力强大,田氏族人在齐地仍有强大的号召力,也使秦始皇对山东的统治不是很放心。秦始皇亲身巡视,显然对提高统治效力大有好处。
在琅琊刻石中,秦始皇热情歌颂了自己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强调了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准则,重申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秦二世在补刻的诏书中则强调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功绩,并表示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继续推行下去。
二是秦始皇东巡也渴望秦朝基业万古长青,自己能够长生不老。
在古代中国,长生不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许多帝王都渴望获得永生,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秦始皇尤其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认为通过修炼和寻找仙药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创造了“皇帝”这一称号,并自称“始皇帝”,意即从他开始,后世君主均称皇帝,传之无穷。秦始皇渴望长生不老,几番派人到山东沿海地区寻找三神山,求取长生不老药,以巩固统治和满足个人对长生的追求。秦始皇在东巡过程中,在琅琊山等地举行各种仪式和祭祀活动,目的求神明保佑自己长生不老,这在第五次巡行中表露无遗。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转北行,“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这段话表明,为了得到长生不老的“蓬莱药”,秦始皇听从方士建议,举行射杀大鱼的仪式。
琅琊台遗址山顶建筑基址秦代石砌地漏。图源: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近些年,随着史料和考古挖掘相互印证,秦始皇祖源地乃山东一说日渐确凿,这就让秦始皇为什么喜欢到山东,增加了另外一种可能:乡情。
2011年,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清华简《系年》完成解读,其第三章记述:“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
《说文解字注》:奄,盍(葢)也,商盍即商奄。清华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认为,上述简文直言“秦先人”就是“西迁”于“邾”的“商盍(葢)之民”,而且和周成王“伐商盍(葢)”联系起来,使“嬴秦起源于商盍”大白于天下。
从考古挖掘来看,陕西秦贵族墓的直肢葬、墓向、人殉、腰坑、器物等墓葬风俗和海岱东夷十分相似。清华简记述的“伐商盍(葢)”事,由周公辅佐完成,为青铜器铭文所确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禽簋铭文就记载了周公东征奄国的史实,禽簋内有铭文23字:“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鉴于各种史料和考古证据,李学勤先生多次提出“嬴秦祖源地在山东”的观点。
综上所述,秦始皇巡视热衷到山东,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但也有求神拜仙、追求长生的诉求,同时也不排除对祖源地的亲近之感。
天天向上
他老家是山东的,当然要回山东溜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