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瞭望访谈|打造美好生活的标杆城区——专访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

新华社 2024-12-23 17:00:13

北京市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一边连着“红墙”,一边贴着百姓,增进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让人民群众由衷地为生活在这里感到自豪,是西城区党委政府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

认真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两个突出,一个引领”和“五个当先锋”工作要求,着力创造“五个可视化成果”,西城区奋力推动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抓改革、促发展,以“七有”中“一字之变”增进民生福祉新部署,用“硬核指标”回应民之所盼;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积极探索常态化制度性安排,打造“人人共享”的人民城市治理共同体;抓实经济、提级品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活力迸发的干事热土……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为贴切的就是“幸福感”。作为首都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西城区立足战略定位,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优势,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在全国率先走出减量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努力让幸福成为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以首善标准打造“西城式”幸福

《瞭望》:幸福感有许多维度,你认为“西城式”幸福的独特性是什么?

刘东伟:西城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西城区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方向不懈努力,认真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突出、一个引领”工作要求,奋力推动“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把“红墙意识”践行到工作各领域、各环节,以“红墙先锋”新作为、“首善之首”高标准,努力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当标杆、作表率。

独特的区位优势让西城区干部群众和企业主体感受到自豪感、荣誉感。这份感受不仅是因为距离党中央近而产生的,作为离“红墙”最近的基层党委政府,我们更需要履行好职责使命,力所能及无微不至地服务关心群众,让百姓的幸福感既自然而生,更油然而生。

《瞭望》:西城区从哪些维度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让“家门口的幸福”更有保障?

刘东伟:近年来,西城区持续提升“七有”“五性”服务保障水平。按照北京市最新指标评价体系,2024年上半年,西城区排名全市第一。从群众的视角看,“最具幸福感”体现在更进一步的“七有”上,即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等维度。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普惠托位创建,完善家门口普惠托育服务网。目前,建设托育服务场所81处、托位总量3298个。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每年投入百亿元左右办教育,10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9.96万个。将规模较小、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的19所中小学,打造成“小而精”“小而美”学校,惠及1.6万余名学生。

从劳有所得到劳有厚得。实现“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全覆盖,连续十年创建北京市充分就业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登记失业率等重点指标排名全市首位。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稳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社区卫生15分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全覆盖。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建成区、街、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323家,周助餐量达6.9万人次,在全市率先推行普惠式居家适老化改造,“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全覆盖。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首创平房院落保护更新“整院退租”新模式,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市首个原址重建装配式危旧楼住宅试点项目桦皮厂8号楼顺利回迁入住。

从弱有所扶到弱有众扶。完成全市首例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审批;发布全国首个视障人士结婚登记无障碍格式文件。2024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亿余元,其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90.46万元,位居全市前列。

用制度设计托起“稳稳的幸福”

《瞭望》:为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西城区探索形成了哪些制度支撑?

刘东伟:近年来,西城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其中,“2”指把握“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根本要求;“1”指紧紧锚定描绘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的美好愿景的“一个目标”;“1”指探索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一条路径”;“5”指精准聚焦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民生福祉、持续高水平推进核心区控规落地、坚定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五个主攻方向”;“2”指“红墙先锋工程”和“双提升”两个工程,以制度为牵引,引领带动全区党员干部自觉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效能和素质能力,强化“有解”思维,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瞭望》:西城区如何将“人民建”与“为人民”有机结合,更好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刘东伟:在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过程中,西城区有诸多创新性探索。在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方面,以市民诉求的“小切口”,汇集全区力量开展“接诉即办”工作,“接诉即办”综合成绩实现历史性“三连冠”,2024年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我们精准感知社情民意,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探索以居民诉求驱动治理机制改革,形成以“接诉即办”带动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弱项、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优化社会治理的工作格局,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西城样板”。

西城区还推广“基层民主协商标准体系”,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胡同(楼院)、网格(小区)、社区、街道四级的协商机制,同时搭建完善“西城家园”等线上议事平台,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需求表达、协商议事,形成了“需求问事、协商议事、自治管事、为民办事”的“参与型”社区分层协商“微治理”模式。比如,我们在街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阶段,都会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并且充分吸纳,让居民参与到家园建设中。

《瞭望》: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西城区有哪些新探索?

刘东伟:西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挂牌成立后,联动部门、院校、企业、机构、街道,打造“1+3+N”三新学院体系,积极推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治理,统筹全区资源力量打造红色思政、素质提升、工匠学院、职业发展、应急救护、生活美学6大类服务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成长赋能。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行“领航员”“指导员”“教练员”“监督员”“引导员”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打造“西城小哥”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快递小哥融入基层治理,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们注重用科技赋能城市治理。在桦皮厂8号楼改造项目中,率先探索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技术的改造手段,进行了水电气热智能化升级,为居民提供品质优良的“好房子”;在新兴盛危改项目采用全国首例双“基坑气膜”,可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和粗颗粒排放90%以上,降低噪音15分贝,节约工期6个月以上,改变“靠天吃饭”,真正实现降尘、降噪与提效的协调统一;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安全有序开放,首发20项应用场景开放清单,迭代打造“数字红墙5.0”智慧化系统,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数字化、参与多元化、成效可视化。

不负千千万万西城人的幸福期待

《瞭望》:如何营造更加安全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

刘东伟:西城区一边连着“红墙”,一边贴着百姓。要在保障首都功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民生福祉上谋划改革四个方面发力,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推向深入,促进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的高品质幸福生活。

未来,西城区将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扎实推进大屋脊住宅、拆迁停滞区等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排查整治,巩固拓展燃气、电动自行车等专项治理成果。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完善“平急结合、平急两用”机制,全方位提升核心区运行的安全保障能力。

《瞭望》:如何让西城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宽,更可持续?

刘东伟:西城人的幸福也是敢拼搏的幸福,要让每一位有梦想、有本事的人在这片热土勇敢追梦。我们将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加速推动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提速建设“中国数据街”,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挖掘和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以更优能级提升城市品质。将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统筹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要地段、重点街区集中亮相。精心打造更多精品街巷、最美院落,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交通综合治理,多途径挖潜缓解停车难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花园城市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西城的幸福一定是在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感受里。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擦亮“幸福西城”新成色。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服务。完善普惠、精准、全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引导多元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广养老育幼融合发展服务,深入推动医育联合,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建立完善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提升医院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质量。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增加高品质文化服务供给,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采写记者:董素玉 尚前名 乌梦达 鲁畅)■

1 阅读:20
新华社

新华社

新闻信息资源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