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手机必备”“防被网贷防被诈骗防被老赖等风险情况”“婚前查清对象底细”……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近期,网络上出现许多诸如“婚恋报告”“风险报告”、个人大数据报告的个人信息查询产品。比如在有的小程序里,只需输入任意一个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支付49.9元,即可查询其婚姻状态、贷款申请情况等,甚至无须经过被查询人本人同意。
“婚恋报告”“风险报告”,乍看起来,这些名头好像是为当事人规避“遇人不淑”的风险量身打造的产品,但此类报告的真实用意还得打个问号。据报道,网络平台上有很多分享“结婚之后才发现男友欠了几十万网贷”之类故事的帖子,评论区通常有用户热心分享自己婚前如何查询到自己结婚对象的借贷记录,再引导用户去平台使用小程序或下载APP查询报告。其实,故事是用来引流的幌子,借贷记录成了博眼球的手段。“婚恋报告”不一定能帮当事人规避风险,却让被查询人的个人信息在线“裸奔”;报告报出的不是安心指数,而是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指数。
年龄、住址、手机号,个人隐私“查户口”式泄露已让人不胜其烦,没想到连贷款记录等个人征信信息都能被人用50元钱翻个底儿朝天。个人征信是最为隐私的个人信息之一,被称为“经济身份证”,司法解释将其列为高度敏感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从贷款买房买车、孩子上学,到住酒店、坐飞机、坐火车等等都会受到征信影响。这些信息要是谁都能随意查询,不免让人担忧,会不会给当事人招致恶意使用、买卖甚至冒名贷款、钱财损失等风险。要是有人打着信息查询的名头,散布虚假征信信息,也难保不会借此开展诈骗等不法活动。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取得个人的同意方可处理个人信息。不经过被查询人同意,还打包出售个人征信信息,已触及法律红线。据报道,除央行征信中心之外,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仅有三家获批的持牌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婚恋报告”的小程序或客户端是从哪里获取的信息?此前曾有“内鬼”借由职务便利下载出售征信报告,“婚恋报告”背后是否有人在暗中相助?这些小程序总是夜间上架、白天下架,是否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对此类报告,应查清来龙去脉,针对性予以打击,不能任由征信信息“裸奔”。
个人信用不能成为窥探隐私的窗口,斩断个人征信信息的传播渠道,就是在搭建全社会的信用安全防火墙。个人信息被婚恋报告泄露了,该向谁报告?
记者: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