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李林牧姜婵媛胡玲
“一直以为是鱼刺扎进指尖里面没弄出来,没想到竟然是个瘤子,幸亏不是恶性的,真是感谢医生……”12月23日,在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病房内,张婆婆(化姓)对前来查房的医生不住地表达感激之情,同时也对自己的疏忽感到阵阵后怕。
张婆婆今年83岁,三年前,左手食指末端长出一个米粒大小的包块,总感觉有些隐隐的疼,一直以为是鱼刺扎进指尖并留在肉里发炎了,想着是小问题就没有特别在意,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米粒大的包块越来越大,竟然长到了1.0厘米×0.5厘米,疼痛也在逐渐在加重,严重影响到了平时的生活。12月16日,张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X线检查显示张婆婆左示指末节甲粗隆旁有骨质密度影,左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旁软组织出现钙化现象。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治医师汪冰初步诊断为骨瘤,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损组织并进行病理检查后才能最终确诊并制定后续精准治疗方案。
主治医师汪冰介绍,患者的骨瘤在手指部位可能会引起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导致剧痛和感觉异常,以及血液循环受阻,严重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甚至需要截指头、截肢。此外,骨瘤还有恶变的风险,一旦恶化,可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脏器,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手足显微外科医护团队根据张婆婆的特殊情况,全面考量了骨瘤在手指末节的具体位置、大小规模,以及可能对周边神经、血管、肌腱等重要组织产生的复杂影响,制定了一套详尽且周全的指骨病损切除术与拔甲术联合治疗方案,并对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细致规划。
12月17日,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医护团队为张婆婆行指骨病损切除术。术中,主刀医生汪冰在高倍显微镜的辅助下,沿着预先设计好的手术切口小心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逐步深入至病变区域,运用精细的显微器械,以毫米级的操作精度,耐心细致地将骨瘤组织从周围的血管、神经束以及肌腱组织上逐步剥离,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与范围,避免对指骨的正常结构造成过度破坏,同时防止损伤骨膜及骨髓腔等重要结构,最大程度减少术后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风险。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软骨瘤,张婆婆的恢复情况良好。
武汉市普仁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彭汉书提醒,身体的微小异常往往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这些变化通常不易察觉且容易被忽视,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恶化,导致疾病进展到难以治疗的阶段,增加治疗难度和降低治愈率。因此对于任何身体上的异常变化,如不明包块、疼痛或功能障碍等,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这样可以提高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减少潜在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