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每日一书

新京报 2024-12-24 10:53:37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熊培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江文化,2024年12月。

推荐理由:

正在刷手机的朋友,互联网是使人更容易找到朋友获得友谊,还是将人变得更孤独?这是一个陈旧的媒介问题。只因为我们如今都自觉地绑定在这张庞大的工具之网,没法避开这个疑问。曾经趁着新鲜劲儿上网冲浪发出的欢呼声还犹在耳畔,人却已经退后,开始用“钝感”作为一种策略处理与人、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关系。或许我们会把这一处境归结于“自我”的选择,虽然渴望与他人联结,渴望得到关心和爱,但是也担心靠得太近而受伤。

《人的消逝》这本新书提供了不同的理解。作者是学者、作家熊培云,他将时间拉长,以一场计划中的、幸而未曾变为事件的“原子弹危机”开篇,接着诊断互联网、人工智能,辨别出此三件人造之物背后的结构性逻辑。人性与物性交错,彼此塑造,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早已在我们认出前慢慢铺开,试图摧毁人这个主体。人在消逝,人与人之间似乎“不再互相需要”。

作者用他充满实感和诗意的写法开启各个篇章的论述,有困惑,有忧伤,也有希望。技术成就了人造之物,人们对技术既崇拜又恐惧的复杂情感在近代之初已经浮现;人性改变了群体与个体边界,从苏格拉底到拉瓦锡,悲剧谢幕又开幕。全书的论述最远追溯至上古,从人类各个时期的人之处境概括由来已久的根本问题。作者生于上世纪70年代,五十年间已经见证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数字社会等多种形态的转变,他不禁怀恋起一种久违的情感:亏欠。亏欠未必能计算,然而就是这种微妙的情感让我们体验了什么是亲情友谊。这种怀念不是全然否定现代技术重返过去,读者在书中自然能读出其复杂性来。我们还彼此需要吗?我们还有哪些部分是机器不可替代的?这是一场有关人何以为人的危机,我们不能“无依无靠”。

撰文/罗东

编辑/张进张瑶

海报设计/师春雷

校对/赵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