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述2024之“应”:多方应对气候之变,突发灾害应急加速

南方都市报 2024-12-24 12:16:12

回望2024,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热议焦点。野生动物“下山”伤人,四川一对夫妻被熊抓伤,黑龙江一村民被东北虎咬伤,野猪在多地现身。对这些“不速之客”的造访,各地努力寻找应对之策,被虎咬伤的村民得到了保险公司参与垫付的治疗费用,宁夏西吉县林草局表示今年已全面完成野猪种群调控任务。

这一年,强对流、高温天气频发。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被暴雨“围剿”,积极抢险重建,其中湖南洞庭湖蓄滞洪区居民年末正经历整体搬迁;全球各地迎来“最热一天”,广州打破最长夏天纪录之时,专家呼吁人们选择更加低碳的生活。

这一年,大小台风来势汹汹。预报预警与提前避险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必选手段。今年,位于广州的中国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优化方案,改进台风“摩羯”长时效预报能力。实验室副主任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享了新年期许:希望稳步提高热带海洋气象模式预报能力。

南都、N视频持续推出年度新闻回访策划——字述2024,以选字的形式回顾年度事件和话题,回访新闻当事人和相关机构,记录变化、感受冷暖、见证发展。第二个字是“应”。

7月8日22时31分,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决口完成封堵。新华社发

应对:东北虎野猪频伤人,多地探索赔付种群调控

人与动物,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10月以来,多地发生野生动物造成伤亡的事件。虎啸熊鸣间,人类不断思考如何应对其他物种带来的突发状况,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南都此前报道。

11月18日,黑龙江七台河市勃利县长太村闯入一只东北虎,一位农户的左手被咬伤。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救治,受伤农户的手术才顺利完成。

东北虎伤人不过两日后,四川绵阳北川县的母光才夫妇也被黑熊袭击。11月20日,母光才的妻子被一头闯入院子的黑熊扑倒在地,紧急情况下,他拿起身旁的斧头与黑熊搏斗,最终将其击杀。夫妻俩头部和面部被抓伤,男方手臂脱臼,两人被送往医院治疗。

近日,母光才在接受回访时告诉南都记者,他和妻子目前已经出院,回到老家准备休息三个月,等身体好了再干活,“北川曲山镇自新村的干部还给我们送了油和米”。

南都此前报道。

一次次动物袭人事件过后,不禁让人疑惑,野生动物为何入侵人类空间?

对此,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金林发表论文称,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态环境日益好转,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已开始在局部发生翻转,形成“反向的生态失衡”,也即,部分地区的部分野生动物主动入侵农牧民生产、生活的领域,抢占他们的重要生活资源,干扰其生产、生活,威胁民生。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向南都记者解释道,动物资源量不足,领域需拓展,加上新个体领地不足、缺少天敌等原因,造成了野生动物频频入侵人类空间的情况。

如何平衡“保护野生动物”与“确保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多方正在努力寻找应对之策。

入侵人类空间的野猪。

今年,多地还出现野猪伤人事件,治理野猪成为热议焦点。9月,宁夏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公开招募“赏金猎人”。其中,猎捕成年野猪每头补偿2400元,经费预算为72万元;无害化处理成年野猪每头200元,经费预算为6万元。9月30日,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已有20多支队伍报名。

年末,西吉县林业和草原局发文表示,截至12月6日,已全面完成野猪种群调控任务,共猎捕野猪(成年40公斤以上)300头。同时,为进一步保护该县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该局发布通告称,西吉县域范围内均为禁猎(捕)区,禁止猎捕野猪及其它野生动物。

还有部分地区尝试利用科技手段防御野猪。胡慧建介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发了陆生野生动物智能调查与监测系统。“一旦识别到野猪,会用枪声、鞭炮声进行驱赶,并提醒当地村民注意避让。”

另一方面,为了弥补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今年多地都在谋划保险事宜。

今年,江苏省设立野猪致害保险,全省投保432万元,理赔金额达到277万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试行)》规定,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全域范围内因野生东北虎豹导致的人身伤害,经过保险公司现场核实后,将依照程序获得相应的人身伤害经济补偿。

目前,黑龙江省勃利县遭东北虎咬伤左手的村民,得到了保险公司和乡政府垫付的15万元前期治疗费用。

应急:洞庭湖决口昼夜合龙,全球迎来“最热一天”

2024年,强对流、高温等天气频发,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面对挑战,多方提前预警,各地驰援协作,携手应急。

南都此前报道。

3月31日凌晨,江西南昌的一场大风让众人惊愕,当地伟梦清水湾小区临峰香阁的3名住户在这场大风中坠亡。一名逝者家属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大风将客厅和卧室的窗户吹走,其64岁的母亲和11岁的儿子在睡梦中被吹下楼,已无生命体征。同一小区另一名住户也说,他的爱人被吹下楼,不幸遇难。

事发后半月,南都记者来到伟梦清水湾小区看到,事故房屋的阳台及窗户已经用金属条加固,并用塑料布进行遮挡。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称,每天社区会将气象局发布的气象预报及时转发至住户群中,物业也加强了对于小区的巡逻。“物业每天会在小区巡逻,提醒住户关好门窗,有些高层住户装的衣架或摆放的花盆,物业都会提醒他们收进去。”

南都此前报道。

广东进入汛期后,也拉开长达数月的雨幕,韶关、清远、梅州等地先后遭受暴雨侵袭。

“全部人起床,发大水了!”6月16日深夜,梅州蕉岭长潭镇堑垣村的徐先生骑着摩托在巷中穿梭大喊,提醒村民转移。他告诉南都记者,“有两个老人腿脚不方便,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他们的房子又靠近河堤,非常危险。我赶紧冲进去把小孩抱出来,送到安置点,再回去把爷爷救出来。而且那时候还没有完全停电,我也很担心(水涨上来之后)漏电。”

回想起这一切,徐先生仍觉惊险:“老一辈都说,上一次发这么大的洪水还是在1983年。”

12月下旬,接受南都记者年终回访时,徐先生称,洪水过后房屋清淤的工作进行了一个来月,“被我救出来的五口人后来又住回去了。政府还在蕉岭县建了安置房,叫‘广州小镇’。”据悉,12月18日,“蕉岭广州小镇”安居工程(一期)及其直接配套附属设施项目提前12天完成实体交付,成功兑现“年底竣工,春节前入住”的承诺。

7月9日,在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大堤,抢险人员在进行排涝作业。新华社发

今年汛期,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也被暴雨“围剿”,湖南岳阳洞庭湖的决堤险情更是牵动人心。

7月5日16时许,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桩号19+800)发生管涌险情。岳阳华容县注滋口镇居民王建(化名)看到,当时,周边很多卡车都被拉去堵决堤口了,卡车里面装了石头、沙子,“但效果并不好,把中间堵了,水又从两边跑了”。

经过昼夜奋战,226米决口最终合龙。垸内滞留的水量,约2.1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西湖。团洲垸的排涝工作也在7月的最后一天基本结束。

此后,湖南华容县将团洲垸作为蓄滞洪区居民迁建试点先行区域实施整体搬迁。岁末来临,迁建补偿安置合同签约正在进行,截至12月4日,签约户数近半。

南都此前报道。

2024年,高温也成为热搜关键词。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7月23日发布的报告,今年7月21日全球日平均气温为17.09摄氏度,是自1940年开始记录相关数据以来最热一天。南都记者在该机构的监测平台检索发现,7月22日的全球日平均气温更高,突破了前一天公布的历史性数据。

热浪来袭,全球各地都变成了“烤炉”:有女子登杭州雷峰塔时被热晕,武汉网友发现自家的暹罗猫因为高温“褪色”,广州更打破尘封30年之久的“最长夏天”纪录。而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凤凰城、盐湖城等不少于7座城市相继打破或者追平了历史最高气温纪录。随着美国西部持续遭受历史性的极端热浪,因高温而死亡者已至少有28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钱诚告诉南都记者,几乎可以肯定,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就是1950年以来观测到的全球尺度极端高温频率和强度增加、极端低温频率和强度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钱诚说,不惟我们国家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全球气象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主动选择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觉参与气候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应变:三代接力研究天气预报,沿海居民提前防台

这一年,大小台风来势汹汹,在多地掀起惊涛骇浪。追踪台风踪迹、防范台风灾害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多地也交出了防台风工作答卷,其中,预报预警与提前避险成为“以不变应万变”的必选手段。

南都此前报道。

今年7月,被称作“巨无霸”“洒水车”的台风“格美”强势来袭。25日,强风暴雨肆虐之下,台湾当地农户农田出现海水倒灌,家门口的水一度淹到2米高左右;台铁多条线路因桥梁冲毁和土石流中断……

“格美”一路穿越台湾海峡,并于当晚二次登陆福建。防风防汛大考面前,各方在积极应对。24日,广东通知要求,粤东海域(汕尾、揭阳、汕头、潮州)所有渔船全部回港避风。福建25日转移群众超15万人,福州市、泉州市实行“三停一休”。

当时,福建厦门的余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她所在的厦门大学发布了台风预防通知,“提醒我们将摆放在阳台、窗户、门外等地的花盆等杂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防止台风刮落造成伤害与损失”。

“格美”之后,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其被称为“史上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

“摩羯”登陆前,在湛江雷州市流沙湾从事深海养殖工作的李荣柯已经和同事们提前将养殖网箱加固,并返回岸上。9月3日,他们收到了雷州市的气象快报——台风“摩羯”将于5日夜间到6日白天在海南岛东部到粤西一带沿海登陆,不排除直接登陆雷州半岛。回岸后,李荣柯还看到许多渔船被固定在码头上。

年末,李荣柯接受回访时告诉南都记者,受台风影响,今年鱼的产量有所减少,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恢复产量,多卖出去一些。

中国的气象预警工作给世界气象组织(WMO)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留下深刻印象。绍罗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中国的气象工作是全球可参考的典范,不仅对大的气象部门有借鉴意义,对小规模的气象部门也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中国的贡献意义非凡。”

南都此前报道。

预报预警,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发展又需要几代人共同推动。

今年9月,在位于广州的中国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里,黄丽娜博士与同事们总结复盘台风“摩羯”的预报情况。“实验室基于CMA-MESO和CMA-TRAMS的集成版本模式,优化了对流触发函数的参数化方案,改进台风‘摩羯’长时效预报能力。”她对南都记者说道。

这个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89岁的他也是黄丽娜导师的导师。1960年,他制成世界上第一幅以原始方程做真实预报的天气图,让农民不用再“看天吃饭”。上世纪80年代,黄丽娜的导师戴永久拜师其门下,开始从事数值天气、气候、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模式研究,探寻陆面过程及其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从凭经验下地种田,到用科学数据预报,再到如今实时追踪台风,曾庆存、戴永久、黄丽娜师徒三代成为我国气象工作者不断完善天气预报的缩影。

近日,中国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钟水新向南都记者分享了新年期许:“未来,希望实验室持续发展热带海洋气象模式,研发超高分辨率区域模式技术,建立能够反映局地湍流精细风场特征的百米级预报产品,发展区域模式与AI大模型耦合的技术方法,稳步提高热带海洋气象模式预报能力。”

人与自然彼此依存,互相影响。我们已深刻意识到,唯有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年度新闻回访策划——字述2024

总策划:戎明昌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向雪妮马辉

主笔:南都记者周敏萱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周敏萱

设计:林泳希

0 阅读:0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