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德加、毕加索等大师的版画原作首次展出,金陵美术馆年度特展“欧洲版画500年”27日开展

扬眼 2024-12-24 19:13:13

当人们在讨论西方艺术史的时候,雕塑、绘画、建筑都是热门话题,而其中有一个在西方艺术文明史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视觉艺术门类,那就是版画。12月27日,金陵美术馆将推出筹备多时的独家特展“欧洲版画500年——16-20世纪欧洲版画艺术脉象”,展出三百余件时间跨度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版画作品,均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家樊晖的个人收藏,所有作品均为国内首次展出,樊晖向记者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展品及背后的艺术故事。

艺术家樊晖在中国版画界出名很早,近二十年来他游历欧洲,遍访欧洲画廊、艺术机构、版画世家,寻觅源头收藏颇丰。本次展览以“版画起源、城邦文明、版画传播、考古版画、意识觉醒、文献版画”六大章节为主线,在金陵美术馆1、2号展厅通过300余件珍贵的版画作品,全面展示欧洲版画艺术发展的脉络和历程,向观众展示了铜版画、木口木刻、石版画等多种技法,充分展现版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从历史脉络上看,欧洲版画最早出现在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处于初创期的欧洲木版画简洁、古朴、纯粹,在“版画起源”单元展出了一组展现版画工坊的版画,“这组版画非常特别,在当时相当于是一组制作版画的教材,教你如何运用刀,如何走线,而现在已经变成了艺术品。”15~16世纪欧洲已盛行用木版画印制书籍插图,这一时期诞生了多位杰出的大画家,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就是丢勒,他的笔法洗练,色调丰富,将版画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象征着欧洲木刻版画进入成熟期,本次展览也展出了多幅丢勒版画作品。

随着文艺复兴的开始,版画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始追求体积和光影变化的效果,这时铜版画出现了。“我们都知道欧洲工匠会打造有非常精美的纹样的盔甲,有一个工匠就意外发现滴落在盔甲上的蜡剥离后盔甲上的花纹会清晰的印在蜡上,盔甲是曲面的,那要印花纹当然是平面更好操作,因此就有了在金属版上雕刻出凹花纹涂上油墨转印的铜版画。”这一时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地理等学科进步飞速,地图、建筑、风景等成为出版热门,铜版印刷大放光彩,铜版画大师人才辈出。到17~18世纪,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思潮在欧洲先后出现,版画也受到影响进入了巴洛克、洛可可时期,这一阶段诞生了伦勃朗、皮拉内西等杰出的版画大师,18世纪末,石版印刷技术发明,版画家族多了新的伙伴,石版画在此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次展览中不仅能够通过展出的版画作品追溯欧洲版画艺术500年走过的道路,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版画大师的经典作品原件,还能够清晰的看到版画在历史的演变中如何从绘画艺术的复制走向探索独立艺术的语言,丢勒、德加、毕加索等大师的经典原作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樊晖表示,他长期致力于欧亚之间的版画收藏与研究工作,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欧洲版画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策展人,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在介绍本次展览时说到:“这个展览有三个亮点,一是欧洲版画展在国内,作品来源如此清晰且具有详实的欧洲版画文脉的大规模展览,仅此一家。数百张古版画为人类留存了摄影术诞生前的影像,具有社会学意义。二是樊晖老师历经二十余年时间,用渊博的知识储备,倾其所有,以一己之力,编年史似的入手,兑换了如此庞大的、珍贵的欧洲版画500年精品,构建的收藏体系,功莫大焉。三是欧洲版画500年特展呈现人类文明史诗般巨大丰碑,展览的举办是金陵美术馆的高光时刻,更是樊晖老师艺术人生的高光时刻。”

部分展出作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钟佳钰(实习)

校对李海慧

0 阅读:2
扬眼

扬眼

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