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今天(12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昌平实验学校项目启动仪式在未来科学城西区举办。该校规划为九年一贯制,是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首个中小学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创新基地教育配套,进一步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承载力水平。
项目所在地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2019年纳入未来科学城西区规划范围,是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发起建设、集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于一体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目前已入驻多个重要科教项目。区域内规划东北环线贯穿南北,中心位置规划轨道沙河北站,可实现与中心城区快速连通。随着区域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人口增加、产业升级,对周边服务配套尤其是基础教育配套的需求日趋迫切。
为完善区域内中小学基础教育配套,研究选址创新基地C-27-2地块,规划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引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将大大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服务能级。
记者获悉,包括地上和地下建筑面积在内,项目新建建筑面积28714平方米,在各部门联动下,确保了年内开工。项目建设主体为昌平区教委,由未来科学城集团下属置业公司代建,建成后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与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实行一体化管理。
项目总体设计理念为“生根的教育,生长的校园”,总体规划遵循动静分离原则,地块西侧设置教学楼,地块东侧设置室外活动场地,营造健康、绿色、活泼的校园氛围,打造新时代魅力学校。同时,学校还将通过对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开敞式图书馆等精心布局,打造未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空间范本。
资源方面,项目将引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依托昌平区教委建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团队,吸纳区级优秀学科教师,强化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