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个个民生承诺,变成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张张计划蓝图,变成一幅幅幸福实景。无锡梁溪城管2024民生实事项目年终答卷正在徐徐展开......
4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改造
2024年,梁溪区结合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统筹征收地块和宜居住区改造,实施小娄巷、健康里、永安弄、永定巷4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改造工程。以“一街一品”为标准,突出古运文旅、名人古迹、教育文化、商业集聚街区等特色定位,全面打造背街小巷精品项目。
通过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在保护老城厢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有力改善了城市风貌,提升了中心城区的“气质”,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了更舒服的居住环境与更优质的品质服务,为绿色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5座游园品质提升
今年以来,以创造美好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完成实验幼儿园游园、圆通广场游园、永丰路游园、凤宾游园、晨曦花园公园5座游园品质提升工程。本次改造主要集中在进行场地梳理,增设主题广场,新增儿童游乐、休憩区等,重点解决了现有游园场地功能性缺失、观赏性不足、特征性模糊、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有温度的社区、有温度的生活。
新增600个机动车停车泊位
区城管局坚持“问民所需,为民所建”,主动牵头召开公共停车场建设推进会,摸排各停车场建设清单底册,加强跟踪调度,强化督导调研,大力推动城市公共停车资源扩容新增。今年陆续增设无锡侨谊中学地下停车场、金星路、紫荆花路、白玉兰路道路停车场等一批停车资源,累计泊位812个,有效增加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盘活车位闲置资源,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2处桥下空间品质提升
金城大桥桥下空间在改造中以“邻里客厅”为设计理念,融入全龄友好元素,嵌入便民城市家具,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一处涵盖休憩、玩耍、运动、健身等各式功能的活动空间。改造前,该处桥下空间场地破败,内部交通组织凌乱,步行体验较差。整个桥下空间与匝道外部环境隔离,空间虽然开阔,但功能单一,多作为停车场使用。经改造后,该处空间以环形彩色透水混凝土健康步道围合,采用彩色EPDM打造场地铺装,设有乒乓球桌、棋艺坐凳、健身器械、儿童活动器械等各类设施,整体色彩明丽、功能丰富,深受附近居民儿童的喜爱。
红星桥西岸桥下空间将独特的中式园林布景风格融入到桥下空间改造之中,在喧嚣都市中打造出一处粉墙黛瓦、花草葱茏的休憩空间,为途经的市民群众提供视觉与身心的双重放松。经改造后,该处空间以中式园林院墙为隔,外部铺设有碎石场地、假山、花圃草地等,可供市民随意游览活动。穿过中式院墙的大门,入目处是一片精致的庭院风景。白色的小径蜿蜒曲折,院内间或点缀着几株小树,阳光透过墙上的窗棂洒射在树叶上,光影斑驳,为嘈杂的城市生活平添几分静谧与安宁。
3座区管桥梁亮化提升
今年对梁溪河上的申新桥、西新桥、西水东商业街区桥3座桥梁实施亮化提升,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座桥的亮化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和特性,将造园技法中的空间解构与光影美学相融合,演绎现代几何线条之美,营造体验式的美学空间。
申新桥以清新风格焕新,灯光直接纯粹地展现竹林护栏与毛石桥体的质感,简约而亲和,表达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西新桥意在还原民国风格,昏黄的灯光烘托古桥的历史感,如同时光穿梭的场景。使用具有装饰作用的复古灯具辅以小型柱头灯,满足基础照明的同时又不失古典韵味。
西水东商业街桥注重原有玻璃与镂空结构桥体造型的艺术性,镂空的立体格栅内安装星星串灯,金光闪烁,充满活力。
桥梁安全监管平台项目:实施桥梁安全监管平台二期项目,在通汇桥等7座中大型桥梁上安装桥梁安全监测传感器,有力提高了梁溪区区管桥梁安全监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了人为管理成本,对维护桥梁的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道路防塌陷检测项目:对辖区12座桥梁开展外观检测和无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桥梁安全问题,一桥一策提出维修方案;对132座区管桥梁开展全面风险评估,对检测发现的高风险等级桥梁,采取线下定期巡查+线上信息化监测举措,确保发生异常状况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理;对403条区管道路和421条街管道路开展全面周期性的路面地下病害体探测,形成道路塌陷风险总体评估报告三项。通过实施路防塌陷检测项目,区道路桥梁安全系数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城市安全保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避免因道路塌陷和桥梁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条路架空线专项整治项目:对石皮路等2条道路沿线进行架空线整合入地,极大改善了城区架空线林立、杆线杂乱的现状,原有被架空杆线占有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开发,对美化城市空间环境、挖掘城市土地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架空线入地也确保了城市的供电可靠性,有效避免发生触电和安全用电事故。
2025年,无锡市梁溪区将进一步深化片区改造思路,继续开展实施桥下空间改造、游园新改建、背街小巷整治等一系列民生实事工程,在城市肌理中绘就一幅幅民生新画卷。(黄睿天)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