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徐州,一名男子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你认不认在西班牙的朋友?”男子感觉对方在开玩笑:“我是中国人,哪会认识西班牙朋友?”谁知,当西班牙朋友找到他后,立马送他一座价值1000万的酒庄,还要给他买车买房。 90年代初,孙胜荣坐上了前往西班牙的飞机,可他却一直觉得对不起他的“好大哥”张爱民。 他在1987年,从张爱民手中借了1000元,至今未还…… 要知道,80年代的1000元可比今天的1千块,而孙胜荣借来1000元后,很快就把它们赔了个精光,无奈之下,他才想起了去西班牙打工。 虽然是看似是为了打工,但多少还是存在着一些逃避心理,毕竟世界那么大,想要躲债再容易不过了,最为关键的是,张爱民在当初借钱的时候,并未打下欠条。、 换句话说,这笔钱哪怕是他铁了心不还,张爱民也没有任何办法。 孙胜荣思来想去,决定不能逃避,必须好好打拼回报张爱民,因为他对于自己的恩情,不仅仅是1000元那么简单。 1986年,家境贫寒,只有14岁的孙胜荣在父亲的安排下,随着哥哥前往徐州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希望兄弟俩人能守望相助,共同闯出一片天地,尤其是哥哥,在工作生活上要多照顾照顾弟弟。 可两人在理发能力上都是菜鸟,哥哥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哪有心思照顾孙胜荣所以在工作上 同时,在理发店来来往往的顾客之中,孙胜荣因为年龄小,理发技术不好,经常得不到顾客的青睐。 每当孙胜荣见顾客进门,热情的迎接上去,顾客总是会说:我不用你理发…… 同时,同事们见孙胜荣个头小,像个女孩子,给他起了一个有点侮辱性质的绰号:“阿云” 最让孙胜荣接受不了的是,自己的亲哥哥也一口一个“阿云”的叫着。 当时孙胜荣正值青春时期,自尊心强得很,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哥哥也帮不上忙,接连受到打击后,自尊心转变为了自卑。 是张爱民改变了孙胜荣的心态。 他是店里的熟客,每次来的时候总是会让孙胜荣帮忙给他洗头。 这让张爱民感到了一种认可,加上张爱民那时候长得帅气,孙胜荣打心底的尊敬这位大哥,所以当张爱民喊他“阿云”的时候,孙胜荣也不觉得讨厌。 直到孙胜荣从理发店离开回家之时,他一直都对张爱民念念不忘,不过他的老家在浙江,孙胜荣也以为两人之间的缘分已经断了。 后来孙胜荣前往温州打工,没想到,一次平常的下班回家路上,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阿云”。 孙胜荣下意识一愣,但后来一想“阿云”是他在徐州的绰号,以为只是重名。 没想到这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头,又喊了一声“阿云”,孙胜荣扭头一看,竟然是张爱民大哥。 当时,张爱民是来温州出差,没想到见到了在家乡徐州认识的“小弟”,感到亲切不已,拉着他嘘寒问暖。 他说,自从孙胜荣不在徐州之后,自己理发找人洗头都不知道找谁? 紧接着,他又问孙胜荣现在干嘛? 孙胜荣一一回答,说自己已经不理发了。 张爱民听后感到无比惋惜,因为在后来,他也试过让孙胜荣给他理发,手艺还不错,如果孙胜荣继续从事理发行业,还是可以闯出一番天地的。 于是,张爱民便提出让孙胜荣来徐州发展,他会给予一定帮助。 孙胜荣当时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立志闯出一番天地,所以当张爱民提出这一建议后,他二话不说重返了徐州。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张爱民口中的帮助,是一笔1000多块钱的借款,并且不要求立下欠条,不要求孙胜荣拿出分红,甚至没说孙胜荣需要什么时候还钱。 要知道,在1986年前后,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30块钱,一年也就是360块钱。 1000元的借款,相当于一个人3年的工资,张爱民就送给了孙胜荣,以至于后来孙胜荣在面对采访时,很多人表示不相信。 但这样的事情,在孙胜荣与张爱民之间如实发生了。 同时孙胜荣在徐州开理发店的时候,张爱民时常带着他出去见世面,教他人生中、社会上的道理。 所以说这笔1000元,不知是一笔借款,更多的是孙胜荣欠张爱民的莫大恩情。 可惜后来理发店没能开起来,孙胜荣觉得没脸见张爱民大哥,回了浙江老家。 后来一位同乡说要去西班牙打工,孙胜荣脑袋一热,跟着这位同乡去了西班牙。 没想到经过10多年打拼,昔日穷小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跨国大老板,2008年的时候,孙胜荣觉得是时候回报张爱民大哥的恩情了。 后来经过种种曲折,孙胜荣直到2012年与张爱民成功重逢,为了回报张爱民的恩情,他直接投资了1000多万,说是让张爱民帮忙打理,但实际上就是送给了张爱民。 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经过报道后,也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信息来源: 江苏卫视访谈节目《人间真情》之《二十年前的恩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