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年,政策给我们带来的“民生惊喜”俯拾皆是。政府和企业携手“搭台唱戏”,将“真金白银”的补贴落实到位,节俭的老人也舍得享受一把新款智能家电的便利;教育部门下大力气提升软硬件,质优价廉的“小托班”多点开花,让双职工家庭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的理想愿景;营商环境提速提质,大幅缩减企业经营者的办事环节,“只跑一趟”省心省事儿,真切传递出“北京速度”“北京服务”……
“小惊喜”接二连三,绵延汇聚,“大幸福”暖意澎湃,直抵人心。当许多“念念不忘”有了回响,未来的岁月也正展露出令人期待的模样。
以旧换新
旧物“换”出持久消费活力
步入南三环边的苏宁易购,多家品牌门店上方,悬挂着“以旧换新”的宣传横幅。“店里的商品都能以旧换新,补贴肯定帮您申请到。”安乐林路上,数家电动自行车门店内,店员向入内顾客热情打着招呼……
作为促进释放消费潜力、改善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北京市也接连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助力“两新”工作。11月初,在前期基础上,“以旧换新”继续加码,将电动自行车也纳入行列之中。多批次、多领域的补贴接连发放,让“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让旧物“换”出持久消费活力。
截至11月14日,全市已累计有233万人领取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格,收到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申请5.55万辆。政策与市场“双向奔赴”,持续引发市民热议,更在促进消费和更新换代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算账
政策与市场“双向奔赴”
不久前,刘老爷子家中的净水器“报警”,商家推荐了升级款产品,过滤效果不打折,且滤芯更加耐用。
“新产品参加以旧换新,算上商家优惠,直接能省九百多。再考虑到耗材,感觉确实很划算。”刘老爷子当即同意更换,商家拆旧装新一条龙,还送了一次洗衣机清洗服务,令节俭的老人非常满意。
适老补贴
真金白银助力养老变“享老”
地面防滑、卫生间改造、蹲坑改坐便器、轮椅、家用制氧机……登录北京养老服务网或者其小程序,“北京市促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补贴”的栏目十分显眼。本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家庭,只要完成实名认证等流程,按照指引就能快速申请。
“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和材料很多很细,补贴力度不小。”64岁的黄女士感叹。今年10月,北京多部门发布《北京市促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工作方案》,对“购置建议目录”中的物品和材料进行补贴。“60至79周岁老年人补贴60%,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补贴80%,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据实补贴,补贴上限均为每户5000元。”
近年来,北京持续发布多项养老利好政策。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用真金白银刺激老年消费市场活力,提升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便利和舒适。为老人生活品质加油,也助力养老迈向精细“享老”。
算账
省上千元且更安心
“省下两千元左右是有的。”家住东三环华辉苑小区的刘女士,趁着此次申请补贴,为其94岁高龄的母亲购置了轮椅、防跌倒以及居家安全监测设备等装置。刘女士说,补贴省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购置建议目录”中列出的项目很精细,让人感受到相关部门的用心,也能为老人及其子女提供选购参考,查漏补缺。
普惠托育
“托幼一体化”回应群众期待
“来·一起往前,看谁先到老师这儿。”晴空暖阳,北京首实教育中心古城幼儿园的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十几名萌娃头戴小红帽,努力地蹬着扭扭车,向老师“使劲儿”。
“正常来说,上下午各一小时户外,是每天都要保证的。”园长李艳辉笑眯眯地注视着孩子们。这些娃娃都是新学期招收的托班幼儿,自8月以来陆续入托,如今早已达到15人的满班状态。“别看孩子们小,扔沙包、晒柿子,适应得可好了!”
这样的场景,正在北京各区超过800所普惠幼儿园同时上演。自2024年秋季新学期以来,全市普惠托位大幅扩容,可提供近两万个2岁至3岁普惠托位。这一分量十足的“政策红包”,精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多元化优质托育服务的深切期盼。
相较以往每月数千元的私立托育费用,普惠托育大多收取不超过两千元的保教费,另加每日二三十元的餐点费,实实在在给家长减负。
算账
受益的不只是“小小孩”
“老人照顾得太细致,事事包办代替,孩子缺乏表达的机会。”等等妈妈坦言,家里不是无人照看,而是她认为规律的集体生活,更能促进孩子早期发育,大人们也能多些自己的时间。
对幼儿园来说,托班幼儿如无特殊原因,基本都会顺理成章升入小班。因此向下延伸开办托班,渐次化为“四年制”,势必会成为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的选择趋势。房产新政
降本减压促房产市场回暖
“刚刚这一套感觉怎么样?”“楼上有人吗?”……周末,东五环一小区,中介公司人员正带着客户看房。当两拨儿看房人走到同一栋楼下时,中介人员互相聊了起来。一名中介说,随着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不断落地,如今的市场需求、带看和成交量等,都在逐步恢复。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多地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加码。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等,实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调减非京籍家庭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调整通州区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居民降低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积极对接了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稳定了市场预期。
算账
月房贷少还600元
“利好政策不断,我‘上车’了。”白领张枫用“组合贷”的形式,花了700多万元在朝阳区购置了一套三居室房屋。张枫说,自己买房时首付款比例已有降低,就在他正式批贷的前一天,商业贷款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本以为还是会按照以前的计算,后来看到协议中是按最新利率基准来计算,这样一个月能少还近600元。”
就业扶持
“量质齐升”做好民生大文章
明亮的灯光下,白色展板依次排开,红字海报显得活泼醒目。11月29日上午9时许,立水桥地铁站附近的祥和珠宝古玩城一楼大厅,一场“回天地区”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会火热开启。“此次招聘活动的主会场,共有40家企业带来821个就业岗位,吸引求职人员超千余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423人次”,昌平区人社局方面介绍。
就在同一时间,相隔30多公里的北京远洋乐堤港,“冬日暖阳”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服务产业暨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也在同步举办。39家优质企业提供丰富岗位,等候人才到来。
招聘会太多,没法儿个个都去?不要紧,“云直播”已成为如今招聘会的标配。透过屏幕,求职者不但可以跟随工作人员,依次了解用人单位,还能“动动手指”查看职位介绍、投递简历,方便又贴心。
算账
工资性收入发挥“主引擎”作用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六区联动特色招聘会、中轴线上的招聘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项行动”……数千场招聘活动贯穿全年,多项帮扶举措推陈出新。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数据显示,在就业稳的带动下,1至3季度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2%,工资性收入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
医疗调价
服务提质患者减负“有医靠”
下午,民航总医院一楼,取号、缴费和取药窗口前,患者有条不紊排队等候。几台自助机前,患者只需要插卡或刷电子码,很快就能完成取号、缴费等业务。医院多个角落,有着就医导引、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电子发票、电子病历共享应用等温馨告知。
而在看病就医过程中,价格也是市民能够感知的一大元素,在国家层面持续推动的同时,今年北京市大力推进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让医院收费更清楚,让患者付费更明白。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有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北京市共调整28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于市民来说,或许并不能一一知晓这些项目的调整,但有些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却实打实能够看见。
算账
糖尿病检测省40元
“有老年病、慢性病的患者,能够切身感到变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人员介绍,目前自己所在的基层医院涉及的医疗服务价格调价有25项左右。以常见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做的检测项目,诸如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费用,就由此前的70元降到了30元,这是老百姓能够明显感受到的。
股市提振
重磅政策频出燃市场热情
“朋友们,我不是开心一点,我的开心有3300点!”不久前一档综艺节目中,脱口秀演员呼兰谈及自己“招呼同事炒股无人应,涨停后同事求带飞”的心路历程,笑逐颜开的“嘚瑟”嘴脸令人捧腹。
“讲了七年脱口秀,终于看见呼兰炒股赚到钱了!”虽是段子,股市波动的刺激与乐趣却让观众感同身受。毕竟两个月前,同样是呼兰,还在讲自己因为股市亏钱,每天不得不努力写稿的体悟,“炒股就是我依然还在这个台上讲脱口秀的原因。”
9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包括降准、政策利率下调、续期“金融16条”等多项重磅政策接连推出,市场热情被瞬间点燃。A股、港股应声大涨,投资者跑步入场,各家券商纷纷放弃国庆假期,“出尽百宝”招揽客户。这场史诗级行情,也令股市成为2024年不可或缺的热词。
算账
投资者情绪得以修复
数据显示,国庆前夕短短几天内,A股总市值从74.98万亿元暴增到84.86万亿元,如果平均分给每个股民,每人能赚到4.7万元。行情有涨有跌,本就实属常事,这样的“算账”更像是充满趣味性的调侃。而投资者情绪得以修复,从这波行情中窥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保有对股市魅力的持续认知,可能是一笔至关重要的“信心账”。
营商环境
“北京服务”便民利企优营商
智能语音提醒、现场文字指引、24小时自助服务区……工作日上午10时,顺义区政务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各业务窗口井然有序。如今,不少事项只需要在现场简单说出需求,递上材料,窗口工作人员就能很快帮助办理相关业务。真切感受到了“北京服务”和营商环境的提速提质。
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双新介绍,餐饮店开办登记,各类审批总计时间由原来的52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由原来的40份压缩至22份。
今年以来,北京公布了60项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且于11月29日起施行《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以餐饮店开办申请为例,审批时间和申请材料都大大“瘦身”。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不仅有效助力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同时也大大便民利企。
算账
“只跑一趟”省时省心
“就跑了一趟,现场有专员帮助指引办理,两个小时就完事儿了。”位于胜利街道的紫光园顺义府前西街分店店长孙伟说,经过现场检查,共4天时间他就收到了相关证件,开门营业。相比而言,过去开办餐饮店,可能要跑五六趟。“最大的体验就是省时省心,能感受到政府部门的高效和贴心,增强了我们企业经营发展的信心预期。”
本报记者魏婧李松林文方非邓伟武亦彬罗伟摄吴薇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