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2月24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正在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建中小学将普遍设置家长等候区。
据介绍,这些家长等候区主要设置在学校人行出入口附近,把学校围墙向内部推进5到7米,不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并增设了部分座椅和遮雨棚。相比过去家长拥堵在学校门口,家长等候区不仅可分散等候人流,为家长提供舒适的等候环境,也可成为校园文化展示宣传的媒介。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每到放学的时间,中小学门口总是挤满了家长。家长面临风吹日晒不说,很多学校门前因为缺乏空旷的场地,家长都“挤占”人行道、甚至“蔓延”到了机动车道上,既造成了交通拥堵,也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设置家长等候区,无疑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有了座椅和遮雨棚,家长不仅可以更加从容舒适地接送孩子,也因为“不占用城市公共空间”,同样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客观来看,家长等候区并非一个新鲜事物,此前一些学校也设置了类似区域。但北京这次强调“新建中小学将普遍设置家长等候区”,意味着家长等候区将在新建的中小学中变成一种标配,未来家长等候区有望成为如同斑马线、安全标识一般的普遍化措施,这在事实上提高了校园的建设规格。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家长等候区”并非是一个单一措施,从报道可以看到,这其实是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是整体规划中的一环。
比如,除了家长等候区,北京还稳步推进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无障碍及适儿化改造:全市已设置“爱心斑马线”500余处,18所学校已建设“安心通学路”,开通33条“通学公交线”、配备72辆通学车。
和等候区类似,更加安全的上学路线,更加便利的通学公交,这些其实都是城市空间里“儿童友好”的细节。其解决的,都是一个个萦绕家长心头具体而微的问题。
营造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当然涉及甚广,但根本上还是要看到一个个家长和孩子们的“刚需”,填充一个个细节。在对相关工作的稳步推动中,持续提高整体的便利、安全程度,让孩子们可以快乐地成长,家长们也可以放心地带娃。
所以,家长等候区这种细微处的改善,其实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即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需求,同样得到了回应。这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政策措施的广泛、全面和周到,也是向公众展现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细致和决心。
总之,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确实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做好资源配置这篇大文章,也要勾勒好日常场景里的细节。人们也期待,这些规划设想可以尽快推进,创造出一个更加理想的生活空间,让儿童、家长以及广大的市民,都可以从这种文明水位的上涨中获益。
撰稿/柳早(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