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视更新了主持人名单,主持《新闻联播》15年的海霞的名字悄然消失。新身份曝光后,让人赞叹。事实上,她丈夫的付出也让人感动。
1972年,海霞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外贸干部,母亲是语文老师。
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海霞从小展现出了惊人的语言天赋。高中时期,她便凭借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拿下了比赛的满分成绩,并因此赢得了关注。
198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从此正式踏上了播音主持的道路。
在大学期间,海霞不仅以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还以勤奋闻名。每天清晨练声,晚上泡图书馆,这样的坚持让她一步步走向成功。
1993年,海霞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顺利进入央视。这一年,她开始主持《早间新闻》和《晚间新闻》,以清新自然的主持风格,迅速积累了自己的观众群体。
真正让海霞跻身顶尖主持人行列的,是她在2007年成功登上《新闻联播》的舞台。
自此,她开始了长达15年的播报生涯,以专业、稳重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她的每一次出镜,既是新闻的传递者,也是无数家庭中的一道温暖“风景”。
作为一位在事业上风光无限的女性,海霞的生活并非总是那么一帆风顺。
1998年,在她主持事业刚刚崭露头角时,家里突发了一场重大变故。
这一年秋天,海霞接到了从家乡郑州打来的电话:母亲突发脑血栓,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彼时,海霞正在北京忙于工作,得知消息后,她立即请假赶回郑州。
尽管母亲的手术成功,但脑血栓带来的后遗症让她从此瘫痪,生活无法自理。看到母亲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样子,海霞的内心既痛苦又自责。
她发誓无论多忙,也一定要尽全力守护母亲。
那段时间,海霞的生活在北京和郑州之间来回奔波。
她白天在央视主持节目,晚上则回到母亲的床前照料,亲手为母亲按摩、喂饭,甚至学习了专业的康复技巧。
医生曾告诉她,母亲的身体很难完全康复,但海霞并未放弃。
她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一些好转的迹象,尽管母亲的生活仍需要护理,但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她的精神状态有了显著改善。
海霞的坚韧和孝心让家人和朋友感动不已,也成为她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即使后来母亲的生活护理交由专业人员负责,海霞依然在每次出差或工作结束后第一时间赶回郑州,陪伴母亲左右。
就在海霞为了事业和家庭奔波之际,一段特别的缘分也悄然降临到她的生活中。
1999年,通过好友敬一丹的介绍,海霞认识了她未来的丈夫罗永章。
彼时的海霞27岁,已经是央视小有名气的主持人;而37岁的罗永章,则是刚刚留学归来的生物学博士、顶尖科学家。
两人虽然年龄相差11岁,但却因为一次次的交流而被彼此深深吸引。
海霞后来回忆,罗永章虽然是个科学家,但却十分幽默,总能用轻松的方式化解她的紧张情绪。
海霞的父母最初对这段感情持保留态度,尤其是两人的年龄差距和罗永章的工作地点(山东烟台)让他们感到不安。
然而,罗永章用行动打动了两位老人。
他不仅主动探望海霞父母,还在海霞父亲生病住院时从山东赶到郑州,陪同照顾,这份用心让两位老人逐渐改变了看法。
1999年底,海霞与罗永章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两人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异地生活。罗永章继续在山东创业,海霞则忙于央视主持,两人每周才能见一次面。
为了支持海霞的事业,罗永章在2003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山东的创业事业,来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只为能与妻女更多相伴。
他们的婚姻更加稳固,也成全了海霞在事业上的全身心投入。
婚后,海霞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主持人,更是一位孝顺的女儿和尽责的妻子。
她对母亲的照顾始终没有放松,无论多忙,她都会抽时间回郑州探望母亲。
而每次海霞因工作而感到疲惫时,罗永章都会主动分担家务,甚至为了不打扰妻子休息而选择睡在沙发上。
他的包容与支持,为海霞在《新闻联播》的舞台上创造了更多可能。
2023年,央视更新了主持人名单,海霞的名字悄然消失。这位主持了15年《新闻联播》的“国民主播”,告别了观众的视野。
但随后曝光的信息显示,她的新身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
转型幕后,海霞继续为央视培养新一代主持人,并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行业新人。
如今,51岁的海霞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和幕后事业中,而她的大11岁的丈夫罗永章,依然在科研领域贡献力量。
张晓文
放弃山东,来到北京???
阿荣
她老公好像某个演员[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