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张奶奶突然接到孙子的电话,说他不慎让女同学怀孕了,对方家长要求巨额赔偿,否则就报警。紧接着,一位自称学校老师的男子打来电话,催促张奶奶尽快筹集5万元以避免事态恶化。心急如焚的张奶奶匆忙凑齐现金,按照指示送到学校附近。可钱送完后,张奶奶突然意识不对劲,就算要打电话也不应该打给自己,于是张奶奶报了警。
(来源:星视频)
事发当天,张奶奶在自家的小院里,手里织着毛衣,心里盘算着过年的准备。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喂,奶奶,是我,小杰。”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而又带着哭腔的声音,是张奶奶最疼爱的孙子小杰。小杰正在读高中,平时学习十分紧张,很少有时间打电话回家。
“小杰,你怎么了?怎么哭了?”张奶奶心里一紧,连忙问道。
“奶奶,我闯大祸了。我和班里的女同学发生了关系,她现在怀孕了,她家长知道了,要我拿5万块钱,不然就要报警,学校也说要开除我。”小杰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张奶奶一听,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她怎么也没想到平时乖巧的孙子会做出这样的事。但此刻,她更担心的是孙子的未来。
“奶奶,你一定要帮帮我,我不能被开除,不然我这辈子就毁了。”小杰继续哭诉着。
张奶奶连忙安慰着小杰:“别怕,奶奶会想办法的。”
挂断电话没多久,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这次是一个自称是学校老师的男子。他语气严肃,告诉张奶奶必须尽快筹集5万元现金送到学校附近,否则小杰不仅会被开除,还可能面临警方的处理。
张奶奶心急如焚,她立刻翻箱倒柜,找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向邻居借了一些,终于凑齐了5万元现金。她不敢耽误一分一秒,匆匆赶往学校附近,按照指示将钱交给了一个陌生男子。
张奶奶连孙子都没见到,就被赶回了家,可张奶奶的心却忐忑不安。她给儿子打了个电话,想问问现在什么情况。
然而,当儿子听说后,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赶紧联系学校核实情况。结果可想而知,学校根本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所谓的“孙子”和“老师”都是骗子。
张奶奶得知真相后,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把年纪了,还会遭遇这样的骗局。之后,张奶奶报了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最终在南京将一个5人的犯罪团伙抓获。
后经了解,这个团伙专门利用老年人对孙辈的疼爱心理,通过冒充亲属实施诈骗。他们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老年人的个人信息,然后精心策划骗局,让老年人一步步落入陷阱。
这个犯罪团伙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首先,犯罪团伙利用张奶奶对孙子的爱,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让张奶奶交付了5万元,该行为构成了诈骗。
根据诈骗罪立案标准来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现在犯罪团伙诈骗了张奶奶5万元,这属于数额巨大,故应对犯罪团伙成员处以3~10年有期徒刑。
不过,如果犯罪团伙已经屡次作案,且张奶奶并非唯一受害者,诈骗金额也远远不止5万元,那就需要结合实际诈骗金额来处理,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犯罪团伙之所以能打电话给张奶奶,不仅获得了张奶奶的电话,还获得了张奶奶家的信息。
对于公民的个人信息,这是法律保护的隐私,除非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但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现在不确定该犯罪团伙获取了多少个人信息,但想必不会少,构成刑事犯罪应该没问题。
综上,该犯罪团伙可能构成诈骗罪以及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惩处。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拘。
最后,通过本案,也是在提醒老年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同时,也是提醒大家,要多关心老人,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