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签约现场
常州氢湾
常州医药创新中心一期
常州西太湖
今年以来,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抢抓“两湖”创新区建设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一号工程”,紧紧围绕氢能、合成生物、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常州西太湖,正以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讯员周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马奔
精准布局,招商引资催动未来产业腾飞
今年,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园区累计评审项目112个,完成签约项目102个。尤其在未来产业方面成绩凸显,招引氢能项目14个,其中4个氢能产业类项目入选市重大,全省首个“国字头”氢能科创平台——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园区;合成生物产业项目18个,连续9周实现项目“周周签”,并组建全省首只合成生物专项基金;石墨烯项目5个,获评全国唯一的国家石墨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细胞类产业项目6个,首批4个院士级项目落地园区……“从开始接洽到最后落户,只用了两个多月。”γ-GC&聚谷氨酸系列医疗器械项目责任人、江苏坤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军表示,园区招商人员丰富的产业知识让我觉得沟通毫无障碍,在这里发展,我放心。
不仅仅是产业项目,今年以来,麦当劳、必胜客、璟小腰等城市项目纷纷落地,积极跟进星湖荟一号店二期、星湖荟三号店、国际露营岛二期项目,全年招引投资类企业89家,龙城金谷母基金总规模达35.7亿元。项目签约只是双向奔赴的开始,只有懂企业,重服务,才能实现共赢,走得更远。2024年,园区入库普罗吉重组人血白蛋白项目、科恩智能热力装备项目、创健医疗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项目3个省重大项目;入库朗恩斯汽车电子、富烯半导体材料2个省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入库市重大项目16个,省重大和市重大数量均列全区第一。
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西太湖加快健全协同机制,因地制宜出招,推动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与深创投等知名投资集团合作,组建深创投红土医疗二期基金、西太湖合成生物产业天使投资基金、常州星湖创业投资基金等,畅通金融活水。“高效的产业协同让我印象深刻。”脂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崔立明说,过去半年中,企业获得了由深创投领投的A轮融资,其中也得到常州本地国资引导基金支持。项目团队还以最快速度甄选好厂房,为企业落地首个万吨工厂打下基础。
强化服务,“精雕细刻”营商“软环境”
今年年初,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件实事,拿出标准“顶格”、状态“满格”、服务“升格”的姿态,一切以创新创业者为中心,全力构筑发展“硬支撑”。
4月,园区启动“全员挂钩联系服务企业”行动,根据高端医疗健康、氢能、新材料等产业方向,设立10个工作组,全员人手一本服务企业的“锦囊宝典”下沉至862家企业。摸排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点对点服务,截至目前已解决企业反馈问题340余条,问题解决率超93%。此外,园区经发局和科技局还通过走访,积极开展各类申报的上门辅导工作。仅今年,就有6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全区第一;2家企业获得重点“小巨人”专项资金支持,3家企业获省工信厅制造业单项冠军推荐;24家企业获评省级瞪羚企业,在省级高新区位列第一。入选龙城英才项目13个,申报省双创人才8个,海外人才项目49个。
“上门辅导,帮助修改材料,目前我们申报了常州市智能车间,星级上云,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些项目申报不仅对公司知名度的提升有切实的帮助,也更加完善了企业的智能制造体系。”从嘉泽搬到西太湖的心之力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切实感受到了园区营商环境的温度,并为园区的服务速度“点赞”。
金融支撑方面,园区通过“园区保”产品为金融先导,加大对“一高四新”产业、高成长性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帮助科伶洁转贷950万元、锦泓达新增授信1000万元。截至目前,“园区保”累计帮助园区企业新增授信超过1亿元。今年8月底,匡迪环境工程(江苏)有限公司中标了园区公开招标的武进区长汀路南侧扁担河西侧地块固废处置服务。中标后,公司向园区提出希望能协助办理政府采购信用融资业务的意向。西太湖财政局了解企业需求后,充当银企沟通媒介,第一时间联系银行,仅17天,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就向企业授信150万元,促成了“银企政”三方合作共赢、良性互动。
园区还在人才引育上持续发力。通过“小ONE”就业指导工作室,为区内企业和本地高校架起桥梁,推动校企“联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问题,搭建共赢“舞台”。今年以来,工作室重点打造“乐业西太湖”项目,联合党群工作部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近20场。其中新春招聘会上同步现场“直播带岗”实现3.3万人在线互动;举办“青春留常才聚两湖”校园招聘8场,联系园区271家企业走进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等院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千余人次。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从营商环境“一张图”,到全员服务“一盘棋”,西太湖拿出“店小二精神”“保姆式服务”的诚意,探索服务企业的“更优解”。
融合发展,城市人才产业“三向奔赴”
作为“两湖”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湖园区不仅关注产业发展,还将城市功能与人文环境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城市更新,丰富城市发展载体,带动产业、企业、人才集聚,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围绕“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主题,打造“星湖荟”邻里中心品牌,肯德基、85°C、璟小腰、捷安特、艾骑运动等新业态持续入驻,实现服务供给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的提升。近期,“星湖荟”3号店稻香市集火热开市,通过对空置厂房的改造提升,打造新潮美食街区,形成富有城市烟火气的生活夜市。今年2月,作为“两湖”创新区核心区重要功能性配套,蓝湾国际人才公寓启用,至此,西太湖人才公寓规模达7200余套。推窗见湖的景观房、一应俱全的家具家电、全屋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让“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这一人才和城市共同的愿景成为了现实。
拥有一线滨水景观,生态资源丰富的场北河生态廊道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一座集生态性、科普性、亲水性、休闲性等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初具雏形。此外,优化311路、B15路等公交线路和营运时间、新增共享单车布点,开展职工书法研习社、健康义诊、单身职工联谊、职工篮球赛,组织“两湖未来营”爱心暑托班……无不展现了西太湖全力筑优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生活生态圈的满满诚意。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通过精准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产城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两湖”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太湖加快建设创新载体,深化政企互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优质的服务,全面激发产业活力和城市魅力,为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