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为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其临床证候持续超过24小时。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等五大特点。
一、脑卒中的高危风险因素主要有哪些
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其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种族,这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肥胖、吸烟、饮酒、缺少运动及不良生活习惯等。
二、如何预防脑卒中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头号危险因素。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
2.控制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容易导致血管损伤和动脉硬化,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血糖。
3.控制高血脂:高血脂患者应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同型半胱氨酸高于16μmol/L时应予干预。
5.防治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特别是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凝治疗,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6.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脑卒中的发病概率。饮酒要适量,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增加脑卒中风险。
7.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维持体重指数(BMI)在18.5~23.9kg/㎡范围内。
8.合理膳食:如高钠摄入与脑卒中危险性增高相关,钾、鱼类及蔬菜水果摄入量增多与脑卒中危险性降低相关。
9.适量运动:规律的日常身体活动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总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活动强度为中度级别以上。
三、发病后用药误区
1.吃降压药:卒中患者发作时,没有医生指导擅自给患者吃降压药,血压下降过低反而可能加重脑缺血。
2.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于脑梗死患者有一些意义,但脑出血患者服用反而会加重出血。送医前没人能100%分辨脑梗死和脑出血,所以不能私自服用。
3.口服安宫牛黄丸:从中医上讲,安宫牛黄丸只适用于“热闭”,而“寒闭”用了反而会加重病情。一般人无法分辨病情,强行给意识不清的患者服用,还有误吸、窒息的风险。
四、正确应对方法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怀疑为脑卒中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20,并保持电话通畅,等待救援。保持患者安静:脑卒中病患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的活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脑部血管受损。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非必须情况下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其病情。如需移动,应平稳、缓慢地进行,并尽量保持患者头部稳定。不随意喂药或喂食:不要随意给患者喂药或喂食,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五、急性脑卒中可采取的治疗方式
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最佳时机称为时间窗。目前的静脉溶栓时间窗为起病4.5小时内。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溶栓治疗:通过溶栓药物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减少缺血脑组织坏死。取栓治疗:针对颅内大血管闭塞。通过导管经血管内到达闭塞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恢复闭塞部位血流。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以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以内。手术/介入/药物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确诊,往往需要积极寻找并尽可能消除病因。同时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时需急诊手术。其中,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治疗。
脑梗死的黄金急救时间是4.5小时,每分钟大概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脑神经的损伤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