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我们的黑木耳菌株终于搭载上‘实践十九号卫星’,并遨游太空两周后,于12月18日‘回了家’。接下来,这些菌株将开启新的‘旅程’,培育出更多高品质的优质木耳,助力中阳乡村振兴。”近日,省林草局发布的一则“中阳心言黑木耳航天育种交接仪式在北航举行”的消息引发关注。12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言科技公司)董事长雷星星。
“‘黑木耳菌株遨游太空’一事,还得从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定点扶贫和帮扶的吕梁市中阳县说起。”雷星星坦言,中阳县自古就有栽培木耳的历史,在北航和当地政府致力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木耳产业已成为中阳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每年北航组织相关学院和科研团队赴中阳县开展“点对点”调研,深入产业基地了解产业困境和农民的实际需求。
作为当地木耳产业龙头企业,心言科技公司是一家年产1亿棒黑木耳菌包、拥有1000栋黑木耳种植大棚,并集研发、生产培植于一体的黑木耳综合体产业园,目前已形成国内单体规模较大的黑木耳上下游全链条产业。早在2023年,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刘红教授在中阳县调研时,得知心言科技公司想开展“黑木耳空间搭载进行航天育种”的需求,为此中阳县“心言菌业·豹林山耳”(木耳品牌)黑木耳菌株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项目应运而生。
今年4月,确认此次搭载任务;7月,多方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制定此次航天搭载的实验方案;8月7日,中阳县心言科技公司选送来16管菌株;9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10月11日10时39分,卫星在轨飞行13天16个小时后,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卫星。其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其中便有此次交接的木耳菌株。
“12月18日,在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一份在太空遨游两周的黑木耳菌株‘回了家’,被正式交接给我们心言豹林山耳有机黑木耳种植基地。历时半年,黑木耳菌株终于被送上太空,此次交接也是太空育种的开始。”雷星星感慨道,这些黑木耳菌种从登上卫星到黑木耳菌液培养、帮助制作冻干粉,再被装入冻存管放进载荷等一系列科学操作,都离不开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师生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据了解,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环境为生物科学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平台。黑木耳作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用菌,其在空间环境下的生长特性和遗传变异研究对黑木耳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国家种质库建设意义重大。此次开展黑木耳空间搭载育种实验,借助空间环境的特殊条件,将为培育出新品种、推动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空间搭载结束仅仅是航天育种“后半程”的开始,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将持续为企业开展目标菌株的筛选保驾护航。
雷星星表示,中阳当地雨水少、干旱,获得更多抗逆性好的菌种,对当地木耳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此次“喜获”太空“遨游”回来的菌株,公司一定在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团队的大力支持下,筛选并培育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菌株,并把液态的菌株打到菌棒中,尽快培育出性状更好的黑木耳品种,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近年来,北航与中阳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黑木耳生态地理标志数字化产业集群,涵盖了黑木耳工程研究平台,积极开展黑木耳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其中包括种子工厂、智能机器人装备等,还设有乡村振兴学院等多个方面。通过直播带货、文旅中心等多元化渠道,大力提升中阳黑木耳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强大动力。
山西晚报记者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