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河桥镇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不断创新党员教育举措,通过推行“红绿蓝”三色课堂,着力提升党员的思想淬炼和服务群众能力,鼓励党员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解民忧,让党群关系更加亲近、和睦。
搭建红色思政课堂,党性修养再提升
河桥镇通过搭建红色思政课堂,持续增强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公示栏等载体,及时传达政策精神,解读制度内容,切实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
“现在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通过镇里搭建的思政课堂,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这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老党员李大爷感慨地说。他积极参与每一次的学习活动,总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政策动向。
为了方便流动党员和农村部分行动不便的党员,河桥镇还建立了微信讲堂,将他们组织起来,打造思政远程学习的新天地。老党员张奶奶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她依然坚持每天通过微信讲堂学习党的最新政策。“这种方式真的很方便,我虽然不能出门,但也能及时了解到党的最新动态,感觉自己和党组织始终在一起。”张奶奶激动地说。
推行绿色产业课堂,结对帮扶助增收
围绕农村产业发展需求,河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并完善党员包片、包组、包户挂钩帮扶制度,动员党员为农户提供知识服务和技术指导服务。
“多亏了党员们的帮助,我现在的种养技术提高了许多,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农户小王感激地说。原来,他一直苦恼于种养技术的问题,后来在党员的结对帮扶下,他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现在的收成和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党员乡土人才也发挥自身优势,带头开展“1+N”结对帮扶,在种养技术、产业销售、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帮助农户。据统计,河桥镇已经累计结对共建150余对,开展田间课堂80余次,让党员群众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学习进步。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强村富民‘同频共振’。”河桥镇党委书记徐军军表示。
打造蓝色志愿课堂,聚焦服务解民忧
河桥镇建立完善网格化志愿服务机制,将志愿课堂“搬”到基层一线中去,通过“小切口”办好惠民便民实事。
党员干部下沉网格,通过入户走访、群众座谈等方式,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带动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环境整治、普法宣传、矛盾调解、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这些党员志愿者真的很热心,经常上门开展法律宣传。以前总觉得法律高高在上,现在才知道它跟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活动多搞搞,以后咱们遇事就不慌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党员志愿者用大白话讲解法律,让复杂的条文变得通俗易懂,镇上的普法宣传工作真真切切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河桥镇已经为行动不便的群众集中办理医保200余人次,上门慰问困难群众80余人次,邀请社会爱心人士救助困境儿童50余人次。针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对于“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河桥镇还实行点对点帮扶,及时满足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
“河桥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打造‘三色课堂’,不断提升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未来,盱眙县河桥镇将继续深化“三色课堂”模式,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王凯旋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