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翻篇,截止12月26日,2024年度总票房已破418亿。这一年,从春节档的《热辣滚烫》《第二十条》,到暑期档的《抓娃娃》《默杀》《解密》,还有国庆档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只此青绿》,电影市场上的“硬菜”仍然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分析各档期的头部影片发现,喜剧片仍是岿然不动的刚需;因制作周期长,今年商业大片数量有所减少,但小而美如《只此青绿》等品相佳;引发普遍“共鸣”的现实题材影片如《好东西》等,容易收获“自来水”;上映数量大爆发的纪录片跑出了《里斯本丸沉没》这样的“黑马”。此外,重映片的数量远超往年,被网友提名“重映元年”,同时,撤档现象仍较为突出。
喜剧片统统“热辣滚烫”,占全年票房近一半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目前,2024年已定档或上映影片537部,数量超过去年,其中,票房破亿的达69部,与去年的74部基本持平;各热门档期的表现依旧抢眼,春节档、元旦档、清明档均刷新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放映端也在持续复苏,总放映场次1.41亿场,营业影院超1万3千家,营业银幕数超8万块,均是创历史新高。
2024年是喜剧片“热辣滚烫”的一年,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截至目前,票房前四名《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条》均为主类型喜剧片,票房都在24亿以上。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今年喜剧片票房产值已经超过200亿,占大盘票房接近一半。轻松、解压、刺激,成为了今年电影观众的主要观影诉求,在春节档、五一档等热门档期中,家庭结伴观影的比例突出,尤其是全家老少共同观影。
记者分析这几部喜剧片看到,喜剧电影也在不断复合其他类型元素,继而获得了更广泛的观众群。“热辣滚烫”成为年度关键词,被很多行业领域引用,贾玲为拍摄《热辣滚烫》减重100斤引发热议,“运动+喜剧”带来热血励志的内核;《飞驰人生2》则复合了赛车的“速度与激情”,带给观众的视效体验强;《抓娃娃》则融合了当下的教育热门话题,带给观众启示,等等。这些喜剧片在带给观众笑声的同时,也促使他们产生思考。
女性创作频破圈,现实题材引热议
今年女性创作力量在影视界不断崛起,作品数量增多的同时也在表达上做出了进一步的突破。根据50岁阿姨苏敏自驾游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成为小爆款,影片立足现实底色细腻刻画人物心理,让观众置身于女主角李红的困境中,每一个决定、每一次犹豫、每一份隐忍都让人感同身受。
邵艺辉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好东西》,延续前作的女性视角,以幽默、轻盈的叙事,大胆犀利地展现成年人多样态的爱情观。故事的重点在于,已经觉醒的女人遇到学习过性别议题的男人,逐渐产生一些新困惑和新问题。影片上映后不断破圈,频上热搜。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从2024年观众画像来看,2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约八成,35岁及以上的成熟电影观众占比进一步提升;在性别上,女性观众占比超过58%,仍然突出,并且多部爆款电影的女性观众占比接近7成或以上,这其中就有一直领跑贺岁档的爱情剧情片《好东西》,其女性观众占比高达68.7%,影片连续24天获得票房日冠,连续4周获得票房周冠。
这也说明,“有共鸣”的内容虽然不构成观众进场的第一动力,却能引发映后的广泛讨论。宏大叙事固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切入点更小、更生活化的小话题、小人物往往更能引起观众共鸣。这类与自身连接更多的现实题材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往往能收获极高的话题讨论度。
《志愿军》《解密》等视效片,有时代特色
商业大制作电影《封神第二部》《哪吒2》均缺席2024年暑假档,今年比较突出的商业片中,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存亡之战》以12亿票房位居2024年年度票房第七名。据悉,在影片中,仅搭建、处理过的拍摄场地就有20多个,在主要人物角色外还动用了2000多名群演,生动呈现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铁原阻击战的悲壮与激烈。
此外,陈思诚导演的《解密》则采用IMAX特制拍摄,展现了宏大的视觉奇观和强烈的色彩冲击。陈思诚表示,《解密》的拍摄过程对他来说是一次新尝试,希望为观众呈现一部具有震撼视听效果的“大制作”,拍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国产大片。
“哪吒”虽缺席,但追光动画“白蛇系列”新作《白蛇:浮生》升级亮相了,该片取材自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说”,以制作宏大的瑰丽国风再现世代相传的白娘子与许仙的浪漫爱情故事,带来了极具东方美学的视觉体验。
纪录片数量创纪录,《里斯本丸沉没》成黑马
随着今年最后一部纪录片张杰演唱会大电影《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热映,2024年在国内院线上映的纪录电影达36部,是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演出、演唱会、电影幕后等内容丰富了纪录片类别,且口碑佳作数量多。在豆瓣已开分的院线纪录电影中,《里斯本丸沉没》9.3分、《流浪地球2:再次冒险》8.9分、《再会长江》8.5分、《女人世界》8.4分……
《里斯本丸沉没》成为年度黑马现象级影片,以高口碑实现逆袭奇迹,实现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创新突破。江苏出品的《再会长江》也彰显了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本导演、“中国女婿”竹内亮迁居南京生活,决定沿长江跋涉6300公里,用镜头记录下十年间长江沿线的生活变迁和真实的风土人情,影片在国内取得1千万票房的出色成绩,为中日文化交流进一步搭建桥梁。
今年演唱会电影成绩亮眼,《皇后乐队蒙特利尔现场演唱会》和《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接连在年底上映。《张杰曜北斗巡回演唱会》是歌手张杰的首部演唱会电影,在粉丝和乐迷的支持下,上映首日票房超2800万,遥遥领先于其他同档期影片。
舞台纪录电影也频登大银幕,如大型情景史诗文艺演出《伟大征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越剧《新龙门客栈》、话剧《抗战中的文艺》等,都转化成纪录电影版,与观众见面。其中,舞台纪录电影《新龙门客栈》以白描式纪实展示了剧场中观众无法同时看到的舞台细节和并线剧情,陈丽君还凭借片中“贾廷”一角,摘得了首届“电影中国”戏曲电影大展“最佳男主角”。
拓展新业态,进影院看奥运赛事
去影院看奥运比赛,成为2024年电影院的新特点。巴黎奥运会期间,记者从南京多家影城获悉,赛事直播受到追捧,比如卢米埃影城新街口店曾推出“中国队组合王楚钦/孙颖莎以4∶2战胜朝鲜队组合李正植/金琴英”等赛事直播,吸引了很多观众。
据悉,巴黎奥运会期间,全国超800家影院推出了2300余场次观赛活动,吸引5.6万人次走进影院看奥运,总票房超240万元。
有专家认为,“奥运场”刷新了影院文化场景,电影市场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打破了影院只进行电影放映的局限,对于推动影院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具有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影院高品质视听环境开展其他增值业务,如演唱会、音乐会、电子竞技、体育赛事等,已经成为当前影院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
2024年被称“重映元年”,引进片回暖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哈利·波特》全系列、《海上钢琴师》《这个杀手不太冷》《食神》《你的名字。》《哈尔的移动城堡》《如父如子》等经典老片陆续重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重映影片(含定档)已超过30部,佳片“回锅肉”数量之多,令网友诧异,并戏称2024年为“重映元年”,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引进片。
经典老片重映,粉丝追捧者多,新观众也可以补课。比如,从10月25日开始,电影院就成了哈利·波特迷的狂欢场所,系列8部开始一周一部阶梯式重映。近期片方还宣布延长了密钥。
“2024年引进片票房回暖明显,总票房达96亿,已经高于2023全年引进片票房,同比增长8%以上。”陈晋告诉记者,2024年引进片的新片数量多达84部,超过去年。同时,今年引进片高分口碑佳作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共有26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比去年多10部,像豆瓣9.4分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豆瓣8.6分的《爆裂鼓手》等经典影片,都使得今年引进片的整体质量和观众口碑都有了明显提升,有利于未来引进片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撤档潮”不容忽视,遍布多个档期
不过,撤档现象也如暗流般悄然涌动,不容忽视。从年初到岁末,多部备受瞩目的影片因各种原因选择撤档,每次都能引发热议。
春节档八部电影中的《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黄貔:天降财神猫》《八戒之天蓬下界》)在档期中就官宣撤档,占比高达50%,成为春节档历史上的罕见一幕。
此后,五一档《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暑期档《野孩子》,国庆档《出入平安》《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等都相继撤档了。
综合来看,影片的撤档原因不一,但映后撤档基本上可以归结为票房未达预期,片方想及时止损。以春节档为例,在《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等大热影片的“围剿”下,《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撤档前的累计票房分别为9300万元和8400万元,远低于此前最末位的春节档电影的两三亿元票房收入。然而尴尬的是,《红毯先生》改档再战并没有帮助该影片实现逆风翻盘,重映后仅多收入了约1000万元票房。
需要警惕的是,撤档容易而翻身却难。撤档行为虽然为片方提供了重新调整的机会,但也造成影片前期宣发、影院营销铺垫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拉低了影片的信誉度,在公众舆论中留下了“打不过就跑”的负面印象,对观众的期待值和影片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
回望2024年,电影市场上半年表现稳健,春节档成绩斐然,重要假日档期表现出色,然而暑期档稍显疲软,国庆档中规中矩,眼下贺岁档正在进行中,随着易烊千玺《小小的我》等高话题度电影上映,将为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档预热,期待2025年中国电影继续展现蓬勃生机与强劲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孔小平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