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请人监督自己学习生活,当代年轻人的“努力牌保健品”?

上观新闻 2024-12-26 17:53:26

早上7点40分,一觉醒来的罗旭发现手机里躺着三个未接通的微信通话记录——他这才想起来,为考研冲刺在网上购买的一个月“监督”服务还有两天才到期,监督员依然按照此前的时间表履行监督之责。

在网上花钱购买“监督员”监督自己学习,成了刚刚过去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种新兴备考辅助手段。在购物平台上,一些专门销售各类“监督”服务的网店近期销量数以千计。除了考研,监督服务还包括公务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各类考试,以及规律生活、减肥健身等需要“照章行事”的生活类目。

尽管监督学习生活成了颇受关注的生意,一些消费者也表示“管用”,但在不少人眼中,就像风行一时的自习室、直播学习一样,购买此类服务未必一定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靠自律。

打开购物平台搜索,各类“监督”服务商品不少,价格也不尽相同。在一家网店里,监督服务细分为多种选择,从时间上分为“日卡”“周卡”“办月卡”和“月卡”,从服务内容上则包括“线上打卡监督”“语音监督”“视频监督”以及“特聘全面监督”,最便宜的单日体验打卡监督只需7元,昂贵的特聘老师全面监督一个月超1400元。

而另一家网店的监督商品描述更为形象:“魔鬼监督”一周收费99元,“炼狱监督”达159元,考研考公等专项监督一月收费489元。店家宣传“监督不是机械打卡、冷冰冰提醒”,监督员则是“高分上岸的优秀师兄师姐”,因此服务除了监督,还包括“经验分享”“情绪价值输出”等。还有店铺甚至有“真人学霸一对一监督”,价格需另行协商。对于“真人学霸”,店铺方表示“都是985的学生”。

一些网上店铺在消费者完成计划后,会给予一定奖励:除了监督员的鼓励外,还有盲盒等“完成纪念品”。有店铺则推出“对赌”服务:消费者先支付一定数额的押金,根据计划完成程度,监督员会适时退还部分押金,直至任务完成才能退还全部押金。

花钱监督经过如何?记者随机选择网店进行两次体验。

在一家网店,记者选择了“超强监督”,除了按时打卡,还包括语音、鼓励和情绪疏导等服务。付费之后,店方工作人员“小钟”添加微信后将记者拉进包括他和监督员“小黄”在内的三人微信群。

“小黄”在群内公布规则:监督时间可从早上5点至晚上24点,需提前提交行程计划,后续计划改变更新则要提前一天晚上发给到群里。

监督方式分为两种:打卡监督由监督员按计划定时提醒并验证完成度;另一种视频监督则由“小黄”将记者拉进多人线上会议室,她通过摄像头监督学习,“自觉性差的选打卡监督”。

此时“小钟”私信提醒,自己是“负责监督监督员服务过程的”“群里的监督员可以私加,但是切记交易要在平台完成”。

提前一天晚上,记者提交了次日上午8点至晚上24点的时间表。第二天早上7点50分,还未到时间表上约定的8点,“小黄”已在微信群里提醒记者开始“阅读学习”,见记者没有回复,她又两次微信语音通话提醒。10点左右,她再次在微信群内询问“进度如何”,记者简单回复表示“在看”,此后直到中午12点,她再提醒“可以吃午饭了”。

下午流程与上午基本相似,记者需要按照时间表的点在群里报告行程,直至晚上24点“小黄”最后提醒“可以休息了”“今天监督结束”“你完成得很好”。当记者询问“小钟”并没有商品页面所显示的“情绪疏导”“鼓励”等流程时,对方表示“因为你完成得很好”“你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在网店的商品页面显示,超过200人次消费者近期回购了这样的服务。评价区里几乎全是正面好评,不少人晒出监督的流程,与记者体验过程基本一致,有人称“自己看书坚持不了3小时,但在监督下完成了”。

“或多或少有些作用。”罗旭告诉记者,购买服务第一天,他的时间表第一项列着“7点起床”,“实际上我6点30分自己就醒了,对于作息不太规律的我很难得。”在他看来,购买这样的服务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虽然跟监督员素不相识,可谁愿意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自己懒散呢?”

购买过这一服务的上班族吴勇也认为“有用”。两个月前他购买这项服务是希望改变自己熬夜的习惯,“坐在卫生间刷短视频,不知不觉就能到一两点。”他越发强烈地感受到需要一个“契机”让他放下手机:“其实没什么吸引人或者必须看的。等到监督员那句‘该休息了’,就是放下手机的契机。”他说,“放下也就放下了。”

让陌生人监督自己,背后有心理机制。“在屡次督促自己上进又不能成功之后,很自然就会寻求别人的督促。”心理学业内人士认为,网上购买督促服务是一种解决办法,“人面对亲近的人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会降低;反而面对陌生人或一般朋友时,会更注意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调节。同样的事,主动寻求外界监督和父母或伴侣批评提醒效果不一样。”

不过记者体验也发现,这样的远程监督高度依赖个人自律。记者体验另一家网店的监督服务时,流程基本相同,看上去甚至比前一家更严。上午开始工作学习时,监督员要求记者开摄像头确认已做好准备,“不愿露脸的话,拍学习资料和手也可以”。记者拒绝视频后发送了一张书桌照片,监督员表示认可。中午时分工作学习告一段落,监督员再次要求发送“学习成果”,记者随即将一篇文章复制粘贴进电脑文档,显示已完成3100个字符,监督员收到照片后并未提出异议。晚上7点30分开始的“运动时间”记者还在室内,随手将手机中存放已久的夜景旧照发给监督员,对方也未验证。

因为工作时间无法精确定量,记者体验时也发现常常工作到一半就要停下来应付监督员的打卡催促。对此一些关注这一现象的年轻人也认为这样的监督本身就是悖论:“一方面要戒掉手机和互联网将时间碎片化,另一方面又必须用手机和互联网碎片化地‘打卡’。而且如果时间到了,工作只进行了一半,难道就不继续了吗?”

“即便购买监督服务,想要‘摸鱼’并不难。”罗旭也坦言,除了言之凿凿的“强力约束”,店铺内宣传的其他各类服务,他也感到难辨真伪。当时他购买服务很重要的原因是考研冲刺阶段“焦虑心理”,“几乎每天都会问自己要不要放弃。”尽管监督店铺里的商品介绍里明确有“经验介绍”“心理疏导”“情绪价值”,但他消费过程监督员“几乎不跟我交流”。“当时我问了备考的几个问题,监督员说这是一对一咨询的问题,我看她的回答不像已经‘上岸’的人。”而一次线下辅导忘带证件,他非常焦虑,数次表达自己的焦虑后,监督员只在线上回复了三个字“回去拿”。“我知道只能回去拿,但我这时想听到安抚的话语。”而记者体验也发现,尽管一些店铺宣传自己的监督员是“986/211毕业生”,但除了到点要求打卡,监督员几乎不交流,没有任何材料能证明他们的身份。

事实上,让他人监督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已不少见。此前B站就有专门直播自己备考的UP主,一些二手交易网站也有人发帖组团线上互助学习,而线下商业类自习室已诞生多年,消费者在这里“不能出声”,必须专注学习。相比之下,付费监督并没有比这些方式更强有力的约束手段,一些人直言:“只是到点打卡,那跟闹钟有什么区别?”

在心理学专业人士眼中,付费监督只是小众现象,或许难以持久。“一个人要上进勤奋,根本上只能靠自己自律,如果一个人要很不自律,新鲜劲过了之后也就不会继续购买服务。”一些年轻人甚至用“努力牌保健品”来形容如今的付费监督,“其中部分成分确实有作用,但明明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获取,而且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在一些围观者眼中,付费监督就和此前流行过的很多“学习”方式一样,像证明自己努力的“保健品”,“有效成分就那么些,包装却不断变换花样。”

而在一些付费监督的信息中,记者看到一条评论:“考研复习都还需要人监督,考上研究生有何意义呢?”

0 阅读:5
上观新闻

上观新闻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站上海,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