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发布,电商虚假发货被判惩罚性赔偿

扬眼 2024-12-26 19:20:38

12月26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发布第十一批江苏法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批案例涉及商家虚假发货买家惩罚性赔偿请求获支持、滥用竞业限制无效、违法出售试题被判刑等紧系人民生活、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据介绍,典型案例的发布寄望通过解读案例背后的文化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融合,为建设中华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猎杀“鸟中大熊猫”,尝鲜“野味”要判刑

王某等人相约外出“打野味”,几人在明知田间发现的白色“大鸟”为野生动物的情况下,仍非法使用气枪猎杀2只“大鸟”以供食用,被周边村民阻拦后驾车逃离现场。经鉴定,被猎杀的2只“大鸟”为东方白鹳,系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目前处于全球濒危状态,评估价值为10万元/只。

盱眙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等人故意猎杀东方白鹳,给国家野生动物资源带来严重损失,影响了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遂依法判处王某等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价值:“鹳翼虽小,可以激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白鹳寓意美好,象征圣洁忠诚、坚韧刚毅等品质。目前全球东方白鹳的数量不足万只,属濒危物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极其珍稀,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价值。王某等人为满足“口腹之欲”,长期猎杀、食用野生动物,践踏法律底线与生态红线,决不容姑息。本案判决以司法之力守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既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也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卖家恶意发出空包裹,买家主张惩罚性赔偿获支持

某商贸行在电商平台经营家居店铺,承诺45天内发货、“假一赔四”。赵某在该店铺下单购买家具并付款6000余元,交易前一再与卖家确认是否系真实发货,得到肯定回复。随后,该商贸行声称已发货,并提供快递面单,但赵某收到4个空包裹,遂拒收。经赵某询问,该商贸行回复其工厂已停产,要求赵某申请退款。赵某拒绝并诉至法院,要求商贸行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启东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商贸行明知不能发货仍故意隐瞒事实,并发出空包裹,致使赵某陷入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错误认识,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遂依法判决该商贸行向赵某退还货款并按承诺的标准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案例价值:“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以诚待人、以信立业,方能赢得人心,赢得市场。互联网经济下,一些网络商家采取发送空包裹、“刷单”等手段虚假销售,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案判决支持“假一赔四”的赔偿请求,让商家为不诚信行为买单,体现了司法对商业欺诈、恣意毁约等失信行为的鲜明态度,有助于引导市场主体强化诚信经营理念,为促进诚信社会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夫妻去世房贷无人偿还,法院多方联动促成调解

孙某夫妇贷款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数月后,孙某夫妇先后意外离世,留下年近古稀的父母和仍在上学的儿女相依为命。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商品房陷入断供的窘境,祖孙生活更是雪上加霜。祖孙无奈将开发商和银行诉至法院,请求解除购房合同并退款。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依托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与住建、妇联、民政、社区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动调处。不到一周,开发商与银行均同意解除合同,由开发商向银行结清贷款并向祖孙退还购房款,法院经审查后确认调解协议效力。

案例价值:“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时代赓续荣光,要求法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善用多元解纷机制,促进依法办案与民生保障同向发力。本案中,法院通过联动调处,既解决了当事人的燃眉之急,传承了矜恤老幼的优良传统;又宣扬了企业的责任担当,引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在定分止争中释放司法善意,在纾困解难中彰显司法速度,在案结事了中传递司法温度,真正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

售卖试题破坏考试公平,高校教师被追赃判刑

某高校教师郑某,担任该校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考点负责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其与钱某事先通谋,在考试前偷拍试题并高价出售给钱某,钱某又转售给刘某。后以刘某为首的组织考试作弊团伙,雇用“枪手”答题,组织大量考生在考前记背答案,并将答案层层转卖,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大范围传播泄露。案发后,涉案作弊考生被取消成绩、限期禁考。

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郑某的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出售试题罪,遂依法判处郑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对其宣告职业禁止。法院对其他26名涉案人员分别判处刑罚。

案例价值:“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自古以来,考试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至公若权衡”,考试公平不仅关联人才培养,还关乎社会公平,关系国家发展。郑某作为高校教师和考点负责人,有责任守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考试秩序。为一己私利传播泄露试题不仅严重背离师德,更玷污了“至公”精神。本案依法惩治涉考试犯罪行为,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倡导真才实学,弘扬诚信社会风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承源通讯员沈高轩

校对盛媛媛

0 阅读:1
扬眼

扬眼

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