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山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黄河 2024-12-26 20:45:04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左右。其中还提到,山东将建设济南产业高地,支持有条件的市布局发展特色产业。

到2027年建成70个省级“产业大脑”

根据《实施方案》,山东将强化数字赋能增效,促进产业转型跃升,每年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200个以上,到2027年建成70个省级“产业大脑”,培育10000家“晨星工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垂类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50个左右大模型产业集聚和赋能应用特色园区。高标准打造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速建设4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100家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数字文旅,加大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等新型体验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推动200个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加快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应用。深化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全要素集中整合,打造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智慧大脑、智慧枢纽。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打造数字农业新场景,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000处以上。深化“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完善提升“齐鲁农超”农产品交易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每年推动10个以上知名品牌开展数字化转型。

加快培育海洋数字经济。实施数字海洋建设工程,在海洋领域打造120处以上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数字经济集聚区和数智创新高地。加快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建成超过100PB的存储中心和海洋云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数据信息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智慧海上粮仓”,建设30个以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公共研发和大数据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

构筑“成果—产品—产业”快速转化通道

提升数字产业能级,培优育强数字动能,《实施方案》要求,强化前沿数字技术引领,推出1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等重大专项支持,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常态化开展数字领域“山东好成果”遴选发布,构筑“成果—产品—产业”快速转化通道。

做强数字优势产业。打造20个左右雁阵形优势产业集群,全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年均增长10%左右。提速发展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产业,建设济南、青岛两大产业高地,支持有条件的市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研发能力,推出一批鲁版软件“名品”,培育10家左右全国电子百强、软件百强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软件产业发展高地。

培育数字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建设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加快布局“数字低空”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无人机产业园。鼓励发展分享经济,培育共享出行、共享租住、共享办公等新兴业态。实施数字贸易行动计划,扩大数字服务出口规模。

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山东还将构筑强大数字生态,夯实融合共生支撑,激活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完善提升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研究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加强数据要素标准化建设,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行动,促进各领域各行业数据高水平融合应用,推动数据产业营收年均增长20%以上。

优化数字协同共享平台。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提质,持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扩大服务量级,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完善平台经济发展生态,加快培育省平台经济重点企业,布局建设20家左右平台经济集聚区,促进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网络化协同。

创新拓展数智应用场景。加快化工行业AI大模型开发和应用推广,全面提升行业智能化运营水平。深化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布局一批虚拟电厂,建好国家碳计量中心、双碳智慧服务平台、智慧能源数据中心。积极推广矿山无人化高效运营模式,建设智慧矿山。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拓展数字家庭、智慧出行、智慧商圈、智能停车等典型应用场景。

打造泛在互联数字基建。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推动算力集约集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济南、青岛等算力核心枢纽,科学布局重点行业缘计算节点,构建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算力供给体系,打造全国垂直领域行业应用级算力创新高地。探索建设以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高速数据网为代表的数据流通设施,加快构建以隐私计算、联邦学习等为代表的数据安全设施。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7年,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数字经济提档扩容,核心产业规模加速壮大,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左右;前沿数字技术和优良数字生态高效赋能,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有力,全省算力规模达到14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40%,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各领域各行业生产组织变革、业态模式创新、商业范式重塑,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2%、75%,软件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记者:张成地编辑:曹梦佳校对:刘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