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不知不觉间,巴金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9个年头了。在当今时代,他的作品、思想、人格精神以及理想追求,是否依然具有价值?对于未来,是否还能起到针砭警示与启迪的作用?
在近日举行的人物纪录片《巴金》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巴金研究会副会长李存光指出,八集人物纪录片《巴金》正尝试通过独特的视角与深度的思考来回应这些问题。这部纪录片于12月17日—20日在央视总台纪录频道“特别呈现”时段播出,播出后影响力广泛,累计触达1045.2万户家庭。
纪录片《巴金》深刻地呈现了巴金先生直面内心与时代的坦诚态度,以及对真理和人性的执着追求。该片采用交叉式的叙事方式,精心构建出巴金先生的生命全景。这种叙事手法层次分明、章法有序、节奏得当,能让观众沉浸其中,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感受艺术的强大震撼力。
这部纪录片通过对30余位与巴金先生有着紧密联系的人物访问,全方位地展现了巴金先生的一生。这些受访者中,有与他关系亲密的家人和朋友,有曾经与他共同工作的同事,还有几乎所有在巴金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学者。纪录片巧妙地将这些人对巴金先生的评价相互交织,使其彼此补充、相互深化,让观众能够通过这些亲切的解读,对巴金先生形成更为直观、深刻的印象。
李存光教授认为,巴金先生为人与写作的核心宗旨是真诚。他始终坚持说真话,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真心交付给读者。巴金先生既是一位胸怀远大理想、为了信念不懈奋斗的英勇战士,同时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痛苦、失落、妥协。而纪录片《巴金》正是秉持着求真创新的理念进行创作的,其求真之处在于,既展现了巴金先生拥有伟大心灵和崇高理想追求的一面,又毫不回避他作为平凡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立体、鲜活且亲切真实的巴金形象。
李存光教授特别强调,这部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回避敏感话题,这在以往关于巴金先生的纪录片中是未曾有过的。例如,该片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叙述巴金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看待无政府主义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发挥的作用,这一点极具必要性。又如,片中运用实事求是的材料,清晰地说明了巴金先生前往朝鲜的原因以及在朝鲜的具体表现。李存光教授评价道,这部纪录片对巴金先生的挖掘已经达到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并且能够准确地将研究成果呈现给观众。
李存光教授也提到,片中有一处遗漏较为可惜。在巴金先生的生平经历中,1925年他前往北京报考北京大学这一事件未被提及。实际上,这是他青年时代与离开四川、前往法国同等重要的三件大事之一。当年北京大学的招生简章规定,16个系都需要考数学,然而巴金先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当时他身体患有肺病,最终未能进入考场便回到了上海。这一经历也是促使巴金先生前往法国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完成了《灭亡》的创作,从而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李存光教授总结道:“这部纪录片充分吸收了众多巴金研究的学术成果,但它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一部完全独立构思、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新时期人们对巴金先生的全新理解,更可以被视作一部兼具艺术美感与学术深度的研究型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