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沪苏湖高铁开通!一次性贯通江浙沪,谁能从中受益

第一财经 2024-12-26 22:10:42

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长三角成为我国高铁网最密集的区域。

12月26日9时45分,始发列车湖州东-上海虹桥G9508次从湖州东站开出,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上海松江站等新建车站同步启用。

这条自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的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虽然线路全长只有164公里,但横穿“长三角之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高铁网中唯一一条一次性贯通江浙沪的大通道。沪苏湖高铁加上正在建设的南通至宁波的高铁,以及未来的盐泰锡常宜铁路等,有望形成“环太湖高铁圈”。

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是先导。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一旦在一个城市贯通,对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以及人口导入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如今长三角铁路的日均客流超200万人次,此次沪苏湖高铁开通,在要素常态化流动和产业协同等方面又有哪些突破意义?

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

2024年,长三角开通4条高铁新线、开工5个项目、推进32个重点续建项目。根据上海铁路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今年长三角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超1400亿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对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干线铁路的建设,长三角还在加快打造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干线铁路营业里程约1.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8000公里,形成长三角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

根据上述规划,长三角地区要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和一体衔接,打造四网融合、覆盖充分、内畅外通的轨道交通网络。

沪苏湖高铁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一条骨干线路,也是“环太湖轨道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东起上海虹桥站,途经苏州市吴江区,西至湖州市湖州站,全线共设8座车站。线路在湖州与合杭、宁杭高铁衔接,形成“十字”型枢纽,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优化上海铁路枢纽布局,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有效疏解沪宁、沪杭铁路通道运输压力,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同时上海西南部新增一条西向“动脉”,浙西北、皖南地区至上海时空距离进一步压缩。

“听说要通车了还是很兴奋的,毕竟从它建设那一天到通车试运行,我都有见证,还用视频方式记录了它的建设过程。”苏州吴江区市民陈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沪苏湖高铁通车,对他们的出行帮助太大了。“之前我们坐高铁都要跑去50公里外的苏州北或上海虹桥,这五六十公里的路要花费大约2个小时,还额外多花些路费。现在沪苏湖高铁通车,不仅不用跑这么多路程乘车,还能在家附近小镇旁坐上高铁。”

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丰成林介绍:“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后,列车开行范围辐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江西、湖北等10余个省级行政区,上海虹桥至湖州站最快55分钟可达,苏州南部地区跨进高铁时代,湖州市实现所有区县通高铁,皖南宣城、黄山等地经沪苏湖高铁至上海时间进一步压缩。”

湖州成为多个唯一

加密建设的长三角高铁网络,对于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位于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环太湖经济圈的战略交汇之地“湖州”。

河运时代,水乡湖州凭借纵横交错的水系,成为天然的河运枢纽­——湖丝经水路畅达上海,进而远销全球。彼时的湖州,已然是区域经济的关键集散地,在经贸往来中举足轻重。

进入现代交通运输时代后,“缺铁”的交通状况一度对湖州经济发展有所影响。

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也是沪、杭、宁这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但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湖州往上海依赖318国道;直到2006年首条通往上海的高速公路通车,行车时间才得以大幅缩短。

铁路建设的“边缘化”,让太湖南岸的湖州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虽然早在2005年,湖州就开始谋划通往上海的铁路,但在沪苏湖高铁开通之前,湖州到上海却要绕道而行花费2个小时左右,这也使得湖州和太湖北岸交通便捷的苏州、无锡等“GDP万亿俱乐部城市”拉开差距。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沪苏湖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陈国全表示,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将在湖州与合杭、宁杭高铁衔接,形成“十字”型枢纽,实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互联互通,强力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向湖州集聚。

此次通车的沪苏湖高铁,8座车站中湖州就占了3座,除了已有的湖州站之外,湖州南浔、湖州东都是新站。湖州经此高铁最快40多分钟可到上海虹桥,成为到达上海、南京、杭州最快高铁旅时均在50分钟以内的长三角唯一地级城市。

“湖州从地理位置上看,跟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沿线的苏州、无锡地理位置非常像,只不过分别在太湖两边,但是对比苏州和无锡,湖州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造成这个差距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铁路的问题,湖州在以货运为主的普速铁路的基础上,如今有了宁杭高铁、合杭高铁,再加上这条沪苏湖高铁以及规划中的高铁和城际铁路,以后与上海、江苏等地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而湖州也在抢抓沪苏湖铁路开通带来的机遇。

湖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沈晖介绍,今年,湖州与上海、苏州等城市的合作持续深化,10个平台引进长三角地区3亿元以上项目119个。今年6月,湖州市研究制定《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近日,包括“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上海)推介会暨上海活动周开幕式、湖州市级第115期周三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相继在上海举行。

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在恳谈会上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湖州将构建起直通长三角的便捷交通圈,深化接沪融杭、联通苏皖。沪苏湖高铁全线通车后,湖州要学会真正接轨上海,做好发现新机遇的文章。“火车开通,机遇不会自然来,重要的条件就是实现双赢。”他表示,湖州要主动出击,从配合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角度,体现出湖州的优势和特色,“大家共赢,才能双向奔赴”。

陈浩说,借沪苏湖高铁通车,未来湖州准备在几方面发力,其中之一,就是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和带动,坚持“深融、互补、同城”,在全市域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加快高质量发展。还将推动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创、文旅共兴、民生共享,打造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

是交通线更是经济发展线

就在沪苏湖高铁开通的前一天,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五周年成绩——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累计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推进两轮共计180个重点项目。

而沪苏湖高铁这条在四年前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开工的高铁,如今成为了连接“长三角之心”的产业通道,成为一条经济发展线。

上海铁路局对第一财经介绍,沪苏湖高铁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互融互促的交通大动脉。这条脉动的“经济线”将进一步吸引高端产业在沿线集聚,点燃“轨道上的长三角”和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高铁沿线城市将更紧密地融入G60科创走廊的建设中,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提升长三角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缩短,有助于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提升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各城市协同发展,推动科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武倩楠认为,高铁圈对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调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让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能得以重新布局,转移和重组,不仅是一二线城市,规模小一点的县城也能享受到铁路发展带来的便利。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最主要的就是给苏州南部的吴江、浙江湖州带来便利,以前湖州到上海铁路需要2个小时左右,现在最快只需要40分钟左右。武倩楠还提到:“现在沪宁通道和沪杭通道高铁运输压力很大,尤其是周末及节假日的时候。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其实也能够起到分流和缓解运输压力的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铁路与航空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睿对记者说,沪苏湖高铁的开通,为苏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交通支撑。其中“交通便捷性提升,增强了区域竞争力。苏州南部地区增加了一条直达上海虹桥的通道,苏州也有了首条直接联系浙江地区的高铁。”

在上海青浦居民、阿特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轶昳看来,新设的练塘(位于上海青浦)高铁站也让她招揽人才更为便利。她告诉记者,练塘交通出行此前确实不太方便,特别是到上海市区,以前自驾到虹桥就要四十多分钟,现在高铁站开了以后乘高铁到虹桥就十几分钟,这样也便于他们招揽员工。

而对于更多战略新兴企业来说,交通的便利是让产业进一步协同。

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江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爱旗告诉记者,这条高铁的开通缩短了产业园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降低了他们的交通成本。也更加便利企业员工返乡、出游,更好地平衡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从而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保障企业员工稳定性。“更关键的是产业协同增强,我们能通过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服务,让新研发试验的产品能够更加快捷地到客户手上。”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孙俊芳对记者表示,沪苏湖高铁是首条连接江浙沪三个省(市)的高铁,它的开通对于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为例,因为“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沪苏湖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加强了苏州与上海、湖州等长三角城市的交通联系,缩短了通勤时间,增强了资源的流动性。

“这有助于苏州科创企业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圈,与上海等城市的科创资源、高端人才和资本市场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从而整合创新资源,推动技术交流和研发合作,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她补充说,在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方面,对于苏州的科创企业,尤其是涉及制造和研发的企业,生产要素流通效率的提升将降低运营成本,推动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同时,交通网络的完善将改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缩减成本和时间,使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再到市场推广的各个环节更加高效,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缪琦对此文亦有贡献)

0 阅读:14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的财经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