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早说过,早前NAS产品有意或无意营造的使用难度,是需要用户付出极高时间与精力作为入门成本,不适合普通用户。
换个方式说,传统NAS需要花时间进去学习,才拥有了一项“技术”!但是这个“技术”,它是被人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对普通用户来说依旧是难用、不好用,所谓的好用都只是习惯下的一厢情愿。
而极空间NAS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壁垒,让普通用户简单轻松就可以使用NAS产品。
而更人意外的事,极空间居然与雷鸟电视开启了深度融合合作,把NAS与电视拉在了一起,这努力把NAS加上家电属性的行为,实在让人很好奇。
一边是努力朝着易用化的NAS产品,一个是备受玩家喜爱、努力做业界最佳质价比电视的雷鸟,这两个品来的联动,会是怎样的结果?
今天借着刚拿到全新的极空间Z4 Pro,讲一下我的体验。

(本文说的NAS,指的是家庭网络存储器,大家可以理解为一个装有硬盘、带有系统的小型服务器。)
嘿~大家好呀~我是飞帆飞帆~
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产品,它最少有1个维度会让用户觉得是缺点,如何把产品真实的优缺点展示给大家,确定它是否适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每一个产品的内容,努力保证体验真实、客观是我的基本原则,希望大家共同监督!
好用的影音库+好的电视,才叫做“享受”极空间影音库NAS对普通用户最实用的功能,就是打造私人的影音库。
许多人电脑都有一个文件夹放电影与电视剧,windows11打开它是下图这样的。

在没有接触极空间之前,没有人觉得有问题。

但如果使用极空间NAS来存储影片,它的影音文件夹,可以是上图这样子的。
有没有打开腾讯视频电影版块的感觉?

比如《偷天陷阱》这部影片,它在win11上这样显示,可以通过文字解读以下信息:MKV格式、年份1999、分辨率2160P(4K)、编码H265,就无了。

而通过极空间的影音库,系统自动在网上搜索、下载如上图包括的信息,这是完全不需要用户进行操作的。
你就说智能不智能?强不强大?

如果下载的影片没有内嵌字幕,日常找字幕都是很麻烦的事,而极空间的播放器内置了字幕搜索功能,非常方便。

除了提供基础的声道、音轨等调节外,极空间的播放器还支持杜比解码、画面调节等高阶功能,应有尽有,用户操作起来毫无难度。

要实现这一切,买了极空间后,用户需要做啥呢?
把原来放在电脑硬盘上的视频,上传到极空间里面,然后打开极空间上软件中的极影音,剩下交给极空间完成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简单!

有别于传统电脑的影片只能在电脑显示器上观看的单一性不同。

极空间上的电影,只要用户安装了极空间APP并且有网络,就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观看,甚至都不用跟极空间在一个网络内。
雷鸟鹤6 24款
通过NAS电影库我们可以看各种高码率、真4K分辨率、高画质的影片内容。这种享受,不是爱优腾一类压缩过度的4K画质可以比的。而呈现这样画面的电视,也应该是一台优秀的产品才可以。

我这台雷鸟鹤6在应付高清视频、蓝光原盘的时候游刃有余,首先160个分区控光,800nits的峰值亮度(85寸是286分区与1200nits峰值亮度),完全满足蓝光电影中各种明暗起伏、高亮天空与夜间内容的表现需求,在暗的时候能暗下去,亮的时候能亮起来。

使用的MT9653旗舰机芯,4G+64GB内存,这是目前市面目前最强的电视芯片了,支持WiFi6高速网络,速度能达到700-900bps,NAS传输8K的高码率视频都不是问题。还支持USB3.0。

就算是目前对电视要求极为苛刻的PS5也不在话下,别去迷信什么游戏机+电视的大法全家桶,一套下来一万出头真的太贵了,我这台才四千出头拿下的,同样很好的支持4K120Hz的游戏,支持HDR输出、VRR与ALLM功能,是一台完全适配PS5的电视,也被游戏爱好者称为大法平替,加PS5一套下来也就大几千拿下了,省了好几千呢,性能却完全没有打折啊。
而且鹤6搭配高达50W功率2.1音箱啊!功率够还带低音炮,家人朋友一起玩游戏机的时候真很容易嗨起来!就算是一个人玩也有绝对的氛围感。

而雷鸟2023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灵控桌面,它能自由的按个人喜好设置桌面模块与里面的内容,比如可以专门有父母模块、儿童模块这样按人划分的,也可以有电影模块、综艺模块这样按类别划分的。
以前的瀑布流除了比较混乱外,每个模块内容都是厂家设定好的,尤其是首页几乎都是推荐的广告,这一点我很不喜欢。

你可以把灵控桌面当成我们现在的手机桌面,左右切换是不同的模块,具体模块放啥由用户自定义,这就减少了用户面对繁琐界面寻找的时间,快速切换到自己的模块就可以快速观看电视了。
敲重点的是,灵控桌面极其自由的定制性,正是它与极空间NAS深度融合的关键。
深度融合丨原来NAS+电视可以这么玩NAS与电视融合,有啥作用?

我举个栗子,昨天看极空间影音库上面的变形金到一半停止了,第二天要再次观看的话步骤有几个,操作流程如上,具体操作展示如下图。

这个流程,大家似乎都觉得正常。

而雷鸟与极空间深入融合后,可以在极空间电影的影片详情页选择添加到桌面。

随后在雷鸟的灵控桌面上就可以看到变形金刚的图标。

下次再看就可以桌面选择卡片直接进入了!无论连续剧还是看电影,都可以用这个方式进行。
对数码产品操作完全不熟悉的父母,也可以用这个方式给他们提供方便。

同样的,极相册与极音乐,也能直接从雷鸟电视的桌面卡片直接进入,让极空间的多种功能就像电视自带的一样,很方便。

而且如果对极空间内置的播放器觉得不熟悉,极空间提供了切换电视自带播放器的功能。

极空间也专门给TV端做了智能海报墙,让影音库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了,而这些,也都是不需要用户操作,系统自动完成的。

极空间利用AI分析与信息搜刮功能,为影片增加各种关键信息,如年份、国籍、类型等,可以让电视用户一目了然,实现轻松的筛选影片,非常方便。

与电视的融合会让部分用户担心内容安全管理的问题,比如一些学习资料不希望小孩/老人看到,极空间也想到了这一点,在手机或是电脑端,可以选择内容在电视端展示与否,让大家的学习资料只能一个人认真学习,很棒哦。

从目前的融合方向来看,极空间可以成为雷鸟电视上面的“爱优腾”,进一步加强极空间的实用性与易用性,毕竟电视端还要考虑老人、孩子与女生使用,很好奇后续还能带来怎样更深入的融合。
网络相册丨手机扩容神器把上一部的手机的照片存在各种网络云盘上,大家以前都是这么操作的。
后来越来越多的泄漏、网盘关闭把大家给整怕了。
目前都在用的X度网盘,不是年费会员的,速度简直慢到崩溃。
于是我开始用极空间来做照片备份工具,顺带也兼顾了给手机扩容的功能。
这就说到极空间的两大功能:手机相册备份与相册。
先说手机相册备份。

手机上打开极空间APP,手机备份--相册自动备份--开启就行。注意设置一下备份时机是否要求wifi环境。设置完毕后,手机就会定时上传照片进行备份了,手机遇到啥意外也不用担心照片找不回来了。
iPhone的实况照片也是可以成功备份的哦,果粉放心。

极相册中可以查看到自己备份过的照片,用起来跟手机上的相册没啥差别。
在备份功能的支持下,手机里的照片就可以定期清理,保持整洁,让我们可以买128G/256G的手机,就完全够用!
接着说手机相册。
NAS上的相册可以在手机、电脑、与显示上观看,只要有网络就行~非常方便。
但实际使用起来很容易社死。
各种工作截图、跟女票的鬼脸合照、自拍照等等,这都不合适啊。

极空间也是针对这些问题,在这块分得很细,这里我们从上图的三块来逐一讲解:
顶部的图库红框,我们可以理解为未做分类的照片库,里面有极空间中存储的所有照片;
中间的相册红框,则是我们给不同的照片分配不同的定义,比如A照片,我们可以给他定义家庭+宝宝,他就可以在两个相册里面出现,便于用户分类进行分享。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选择性的公布有限的照片。
最下的AI红框,则是通过AI功能做一些识别,比如按足迹的、按肖像的、按自拍的,方便照片量庞大的用户使用。
整个网络相册,是考虑到了用户手机备份、照片存储、照片分享等三大日常使用需求,充满细节,又简单好用。
对比Z4S,有哪一些变化?Z4 Pro共有标准版与性能版两款。

底部的M.2盘位与内存
接口上都是4个SATA+2个M.2,与Z4S没差别。

标准版采用intel的N95处理器+8G的DDR5内存,性能略强于上Z4S旗舰版,具体看上图,属于性能小提升;

性能版采用intel的i3 N305处理器+16G的DDR5内存,性能要大大强于Z4S旗舰版(提升如上图),也比标准版的N95也要强上不少;

性能版的三星16G DDR5内存
如果只是用来做影音库、网络相册、存储文件用,并在意预算的,Z4 Pro标准版2599元的价格真的不要太香,因为它就跟Z4S在售时候的价格差100元。
如果在上述标准上,还要玩虚拟机、Docker等,又或者你就想一步到位,就想买旗舰的,3599元的性能版也没多贵,这价格放到友商那边也就是个中端四盘位的价格。


性能上的提升是进一步加强了极空间的使用体验,但不一定每个用户都有那么明显的感知。
而内部结构的改变,就真的是让用户感知明显了,比如减震架构上的改变,就是感知明显的大改善。
Z4S如果放在桌面或是木质隔板上,当机械硬盘读写时候,会有比较大的震动与噪音,这个体验在晚上安静时是有点烦人的。

新Z4 Pro在硬盘笼子与机身中间增加了软胶垫进行连接,在六面的直角上多处使用硅胶条、硅胶垫进行隔离处理,直接把震动传递降到了最低点。
可以说是把Z4S最大的短板改进了。

此外有双风扇*(背后底部各一)+防尘罩子,双网线口、HDMI输出、USB接口、sSATA接口、硬盘笼子可更加方便新手使用等,细节改善还是挺多的。

整体来说,这是目前硬件性能最强、系统易用性最好、使用舒适性极高的NAS。第一次买NAS完全可以考虑从Z4Pro标准版入手。熟悉的、不差预算的用户可以直接上Z4Pro性能版。原有Z4S的用户,如果存放位置共振大、对噪音特别敏感的,也建议直接更换,但如果没有这个困扰以及性能没觉得不够的,就没必要了。
硬盘推荐
NAS使用的硬盘与普通电脑虽然都是3.5寸的机械硬盘,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里以我自用的希捷酷狼NAS硬盘为例。

首先,酷狼是采用CMR传统磁记录技术,而不是个人电脑上比较常见的叠瓦技术,这就保证了它7*24小时的工作特性以及满足了多用户同时读写的需求。

其次酷狼4T及以上容量的产品是内置旋转振动传感器的,可以让产品在多硬盘的NAS中保持高性能运行。

此外,希捷酷狼内置的酷狼健康管理软件IHM(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在NAS产品支持的情况下,具有预防外部干扰硬盘健康、主动干预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能大幅提高NAS使用的可靠性。

还有一个就是希捷的AGILEARRAY技术了,他能在NAS的多硬盘环境中优化RAID,实现双面平衡,给NAS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与系统可扩展性。
这些内容都是普通PC硬盘用不到的技术,也因此NAS硬盘相对会比较贵一些。

我这次选用了4个4TB的酷狼,4TB的酷狼是256MB缓存、5400转的产品,对普通用户来说完全够用!而且希捷也为酷狼提供3年的质保,并提供三年内1次免费的原厂数据恢复服务。

希望大家选硬盘的时候不要选错哦!
总结
目前极空间与雷鸟的融合,是NAS朝家电扩展、电视朝更丰富应用很好的一种体现,实际使用也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这两个产品组合在一起,应该是组建起来最简单的家庭影院系统了。
而且极空间看似只是跟雷鸟联手,但雷鸟是TCL亲儿子,硬件软件与TCL都是同厂同源的,这意思大家也都懂了吧?
很好奇雷鸟与极空间再往下还有哪一些动作,能让产品更加的易用。

关于Z4Pro的升级,虽然外观没啥变化,看似是一个小改款,但内部结构上极大的改变,有效的改善了短板;
而在性能上,性能版上了i3 N305也是把NAS的硬件天花板标准再次拉高;
新发布的Z423更是直接用了笔移动处理器的锐龙7 5825U,已经把NAS往桌面微型电脑方向走了,硬件上极空间真的有点刚啊!让那些习惯挤牙膏的老NAS品牌脸怎么放哦。

行文的同时,雷鸟鹤7 24款的发布会也恰好开完了,更多分区~更高的亮度~也很值得作为家庭影院的参考哦!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