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彭瑀珩成长记2018年,一位在国际顶尖疫苗企业及卫生组织积累了深厚经验的疫苗专家,回国创立了一家专注于疫苗新型佐剂研发的企业——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年的时光,对于迈科康来说,是一段破壳新生的历程:成长为四川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并屡获GEI中国(潜在)独角兽殊荣。在研发上,迈科康突破了疫苗佐剂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构建了从佐剂原材料到配方开发与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研发的系列新型佐剂被相关专家组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项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型佐剂疫苗成为全国首款,目前临床阶段进入尾声,即将投入商用。在融资方面,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总金额达20亿元。其中,头部风投高瓴资本的持续加注引人注目。这不禁引发人们的好奇:这家企业取得这样的成绩,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从0到1”的科研之路核心技术是疫苗的新型佐剂,相当于烹饪中的调味料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一幢现代化研发大楼内,迈科康公司的一整层楼被设为洁净区。这里宁静的环境与研发部门热烈的学术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迈科康创始人陈德祥与技术团队正全神贯注地分析临床数据,这是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公司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正在稳步推进Ⅲ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陈德祥拿起一支装有0.5毫升液体的小玻璃瓶向记者介绍:“瓶中有两种至关重要的成分——抗原和佐剂。”他进一步解释,公司的核心技术正是疫苗的新型佐剂。如果将疫苗比作一道菜肴,那抗原无疑是这道菜的核心——主菜,而新型佐剂则是这道菜的灵魂——调味料,它不仅赋予菜肴多层次的味觉享受,还能巧妙地激发出食材的内在潜力。新型佐剂有不同类别,其中主流包括递送系统类和免疫激活类,分别起到不同的“调味作用”。例如相比传统铝佐剂,免疫激活类新型佐剂除可诱导体液免疫外,还能激发细胞免疫,并调节免疫反应的类型和强度。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新型佐剂还可降低抗原用量甚至减少针次,同时增强免疫记忆。那么,佐剂究竟是如何助力疫苗提升效果的呢?陈德祥打了个比方:“佐剂就像一位指挥官,它并不直接参与战斗,而是指挥免疫系统去对抗病毒。”迈科康研发的新型佐剂,通过独特的机制,提升疫苗的接种效果。在研发过程中,迈科康经历了两个至关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佐剂的自主设计与生产。“最初,公司也和业界一样依赖进口佐剂原材料,成本高昂且供应不稳定。”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自主研发,成功开发出20多种佐剂原材料的生产工艺。目前,公司的新型佐剂平台已经实现了佐剂原材料和佐剂制剂的自主设计和生产,在数量上做到了全球前列。第二阶段,是佐剂系统的应用与临床推进。“这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一步。”以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为例,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佐剂系统MA105,通过精准的配方设计和工艺优化,显著提高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从0到1”的融资之路好赛道+脚踏实地的努力,让融资一路顺利生物医药行业因其研发和临床周期漫长,在圈内有“三个十”的标签:十年研发临床、十分之一成功率,以及至少十亿元资金的投入。如此漫长时间,融资至关重要。迈科康从pre-A轮到C+轮,成功融资20亿元。在融资过程中,迈科康遭遇了现实挑战。有些投资机构表达了投资意向,后来又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能合作。陈德祥对此表示理解:“融资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也不相信会有‘一见钟情’的投资。”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扩展,迈科康的融资策略也日益成熟。陈德祥说:“我们不会盲目追求融资,而是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来制定计划。”夏尔巴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蔡大庆曾表示,“中国的疫苗行业正在经历由仿制向创新快速迭代的阶段,临床需求和市场潜力巨大,真正能高质量地满足需求的产品还远远不够。”正因如此,他们对迈科康的佐剂技术平台以及创新疫苗管线印象深刻。“处于好的赛道,还需脚踏实地。”谈及融资经验,陈德祥的总结简单直白。无论是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还是团队构成和发展规划,迈科康都力求做到全面、真实的展示。在融资初期,公司就坚持开放透明的沟通原则,与川创投达成合作,成功获得了首笔投资。2019年底,迈科康pre-A轮融资的最后阶段,高瓴找到了他们。尽管当时融资已接近尾声,但高瓴并没有因此放弃,以连投8轮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的案例,向迈科康展示了诚意。“我们愿意陪伴迈科康一起成长,直到它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投资人话语坚定。最终,高瓴成功加入,并成为重量级领投方,连续陪伴迈科康三轮融资。“从0到1”的拓展之路多地布局,还将进军欧美市场对于迈科康的未来,陈德祥满怀信心。他提到,迈科康正在积极布局未来,聚焦疫苗佐剂市场的细分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陈德祥说:“新型佐剂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多种疫苗的大门。”目前,迈科康已经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疫苗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积极探索佐剂在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迈科康志在全球。陈德祥翻开手机上的地图,从成都到上海,再到西雅图,迈科康已在多地布局。“为了进军欧美市场,迈科康在西雅图设立了一个分中心,以便同步开展海外业务。”此外,公司还根据疾病覆盖人群和疫苗的需求量新增了多条业务管线,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迈科康的HPV治疗性疫苗去年10月获得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MGF)的项目立项支持,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助力。“下一个‘从0到1’将是资本市场。”陈德祥也向记者透露了下一步计划,“保持创新势头,研发更多针对过敏性疾病和癌症疾病的治疗性疫苗。”对话迈科康公司创始人陈德祥:在市场诱惑面前守住初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彭瑀珩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疫苗新佐剂列为重点发展的生物药核心技术之一。在此背景下,成都迈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创新优势,成功突破了新型佐剂技术的国际封锁。公司创始人陈德祥博士回国创业,从一名科学家,到如今引领企业前行的企业家,其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近日,“川企大调研·‘宝藏’企业成长记”采访组走进迈科康,与陈德祥展开对话。记者: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您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陈德祥:压力,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有朋友发给我几年前的照片,我都会惊讶于自己外貌和状态的变化。从安静的实验室走进喧嚣的市场,需要不断地去适应、去调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责任感的增强。以前,我可能只需要对自己的研究负责,但现在,我要对整个团队、对公司、对投资人负责。这种感觉就像登上了一条船,一旦上船,就再也下不来了。但这也是一种动力,激励人不断前行。记者:在您的管理经验中,有哪些值得分享?陈德祥:我有一个每天都会执行的任务清单,上面只有三件事:吃饭、工作、打篮球。我认为身体健康是本钱,只有身体好了,投资人才会有信心,团队也会更加稳定。我坚持每天只工作8小时,但我会确保这8小时的工作效率是极高的。我觉得保持自律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团队。此外,我们实行扁平化管理,鼓励创新,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种文化氛围让我们团队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记者:在研发团队的管理上,迈科康有何独到之处?陈德祥:我们采用的是矩阵式管理方式。在研发项目上,我们从各个专业团队中抽调人员,组成一个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涵盖了技术开发、发酵、纯化、动物实验及制剂申报等多个环节,成员有不同专业背景,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团队能够同时开展多个项目。有了明确的执行路径和责任人制度,能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实现团队之间的高效协同和快速响应。记者:创业过程中有没有让您特别难忘的经历?陈德祥: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企业纷纷转向疫苗研发,我们也面临了巨大的诱惑。当时有资本希望我们转向新冠疫苗的研发,但我们的初心是研发新型佐剂技术,解决传统疫苗无法攻克的难题。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们决定坚守初心,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目标,便继续专注于新型佐剂技术的研发。现在的发展,也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疫苗“独角兽”的“从0到1”之路
新浪财经
2024-12-27 07:02:2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