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董藩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要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放下顾虑,大胆采取行动,共同推动市场的复苏。
康为中房报记者刘洋北京报道
房地产市场积极变化增多。继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后,11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更趋活跃,市场预期改善,继续向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强调“稳住楼市”,并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新的一年,房地产市场将如何更好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董藩教授表示,中央层面的明确态度,将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放下顾虑,大胆采取行动,共同推动市场复苏。
购房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中国房地产报:您对2024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有什么观察和发现?
董藩: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3634亿元,同比下降10.4%,呈持续下滑的趋势;同期,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861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85125亿元下降19.2%。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8.0%。个人按揭贷款13911亿元,下降30.4%。11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62。实际上,行业内从业人员所感受到的市场压力远比统计数据展现的更为严峻。
从市场来看,分化现象仍在加剧,不同城市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均面临不同情况和困境。一线城市的情况相对较好,但部分区域成交量和价格也出现了约30%的下滑;二线城市的情况较一线城市更为严峻,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需求则还在持续萎缩。
同时,开发商的困境尚未得到解决,主要问题在于资金端。市场交易的缩量导致开发商投入的资金难以回收,融资途径也受到限制,整体状况改善不够大。因此,从开发商的角度出发,市场须增加成交量,促进市场有效恢复,以便开发投资能够逐步回笼资金,特别是企业效益得以转变,这样银行也才会愿意提供融资,形成市场良性循环。
此外,房地产消费与投资是相互联动的。如果房地产市场交易无法回暖,对装饰装修、建材等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极为有限,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恢复和新就业岗位的创造。
面对这些挑战,国家适时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自10月份起,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积极变化,成交量和价格均展现出正面趋势。这一切充分证明,中央政治局的决策既及时又必要,准确地把握并适时调整了房地产市场的当前形势。
中国房地产报:2024年以来,为解决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政策,涉及“白名单”“收储”、调整限购限售政策、利率调整等,如何看待这些政策及市场效果?
董藩: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住楼市”,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先前政策的成效尚未完全达到预期。面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房地产市场相对而言仍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之前的政策努力。
前期的政策是基于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取消了一系列行政干预措施。这些举措,一方面促进了市场交易的回暖,象征着对市场自由交易秩序和内在规律的进一步尊重,减轻了市场的束缚。另一方面,若非这些政策的调整和对市场的适度放宽,当前的交易状况可能会更加不乐观。
政策的针对性和市场修复都需要时间来显现,尽管推出了一系列宽松措施,如降准、优化限购政策,但长期以来的限制性政策使得市场交易恢复非一日之功,尤其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使得购房者的信心和购买力尚未完全恢复。
此外,政策目标的多重性使得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既期望市场复苏,又担心房价反弹,这种矛盾可能导致调控目标难以有效实现。房地产购置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投资者期望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如果我们无法满足这一预期,公众的信心将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是否应该聚焦于主要目标,如市场修复和消费扩大,而非过分担忧价格上升。
有效解决开发商融资压力
中国房地产报:从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董藩:近期,房地产业遭遇的困境包括市场需求萎缩、交易量下滑,开发商财务危机、部分项目停工。这些现象虽是市场表现,但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看跌的预期已成为市场恢复的巨大障碍,市场交易的有效进行依赖于市场主体看法的多样性。当前,一些看跌情绪导致交易信心不足,为扭转这一局面,必须有超常规措施来改变市场参与者认知,促使大众重新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潜力,长期看,房产仍然是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
其次,传统的“快周转”房地产开发模式在市场中退潮,而新的模式尚未形成。房地产转型问题成为行业内的热议话题。我们需要探讨是否应该完全摒弃旧模式,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规范和科学管理,比如预售制度是否取消。此外,房地产融资渠道的断裂,导致施工企业和建材企业不敢像之前再垫资或赊账,这对行业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
再次,商业地产面临的困境更为严峻,受到技术革命的冲击,如电子商务和居家办公的兴起,以及未来元宇宙的可能影响,如何调整相关政策,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恢复,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政府正在推进保交房的复工和交房,但在此过程中,如何保证建筑质量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追求交房速度的同时,不能忽视质量和安全。
中国房地产报: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着重提出要稳住楼市股市,实现楼市的稳定,您有什么建议?
董藩: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政府提出采取超常规手段,这对稳住房地产市场、振兴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有四点建议:
建议一:国家层面要明确发出强有力信号,房地产还具有经济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的地位。相较于2008年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4年我们面临的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更为深远和不利的影响。
当前,购房需求还疲软,房价持续下滑,这不仅造成了房地产企业经营困难,还加剧了债务压力,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投资活动也因此受到抑制。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不少房地产企业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
尽管提出了“稳楼市”,但要考虑目前工作力度是不是足以应对当前形势,建议全力激发房地产市场投资和交易活力,以更准确地传达政策意图,超常规打破当前还存在的看跌预期,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放下顾虑,大胆采取行动,共同推动市场的复苏。
建议二:建议中央有关部门明确宣布在未来几年内大幅缩减建设用地供应,这将有助于减少一手房的市场供应,对恢复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供应量的减少,若需求量有所回升,房价的稳定性将得到提升,这一点非常必要。我们必须结合去库存的情况来确定未来的土地供应策略,不能在市场存量还在增加的情况下,继续增加土地供应。如果这项政策能够明确公布,将对市场未来的预期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建议三:取消一线城市的购房限制,这对于稳固房地产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三四线城市的交易恢复力度不足,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一线市场的稳定,以此提振民众的信心。一线市场的回暖将逐步带动二线城市市场信心的恢复,并进一步促进三线城市的逐步复苏。这一连锁反应并非逆向发生,而是自一线城市起,逐级向下渗透。因此,取消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甚至允许房价适度上升,是势在必行的。同时,我们还需确保住房保障措施的落实,以保障市场的长期稳定。只有一线城市市场得以恢复,整个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固发展。
建议四:提议延长住房贷款期限,住房贷款期限从30年延长至40年,以降低借款人月供支出。该政策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借款人意愿,采取市场化、自愿化原则,赋予借款人更大的选择权,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决定贷款期限。虽增加总利息,但减轻短期财务压力,退休后还款更轻松,得益于退休金和递减贷款余额。此外,借款人经济改善可提前还款,银行可通过继承或房产拍卖回收贷款。同时,也探索针对年轻人支持还款模式,如初期仅还息或必要时给予一两年宽期限;并特别为受疫情影响借款人提供支持,逾期不记入信用报告,减轻其负担,符合合同法相关规定。
千里之内
这是真叫兽,房地产养的,给他二亩山坡地,让他自食其力三年,就会说人话了。
银砖
采取超强措施,把这个董汪汪家里边儿的存款全部拿出去让他高价买房。
黎明时分
形势早已巨变!房价必然持续下跌!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有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现在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有钱想买哪里都行,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没钱,你就寸步难行。有钱才能真正享受世界。)
小华
你是大学毕业生,你是失业工人,想创业开饭店开商店开工厂,你租房试试就知道了,干一年挣的钱 ,不够交房租的。房租不但高,而且规定不合理。你想房租一月一交,干干看看,行就干下去,不行就退房。可你想的房东却不愿意,这些房子的主人,他们好像开会讨论了一样,口径一直:房租要交一年的,不同意就算了。这就使创业者犯了难:如果不成功,中途又不让退房,不但挣不到钱,反而赔上房租。这就使创业者顾虑重重,犹豫不决,因而造成实体店难以振兴,实体经济不景气,又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内循环。
陆海空
信心比黄金重要 九月份差点拉起来
陆海空
只还息不还本
陆海空
董老师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