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逐“新”而行。
一直以来,新都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新都教育发展的紧迫性问题和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夯基固本、提质增效,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新都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示范“金课”、培养一支优良团队,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党建引领思政铸魂育德师者精研奋进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只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先从教师心里开了花,才能真正从学生心里结出果。新都区树立全局思维和融合意识,坚持党的建设与思政建设同步推进,与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合作,成立了新都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研究中心,按照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能力高超的要求锤炼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师团队。区教育局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引导督促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选择当思政教师,就是选择了一份重大责任。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目标,深挖繁江书院的红色文化基因,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前不久,新都二中开展了一场思政教师思想素养提升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带头讲授《强师德正师风》专题党课,大家轮流畅谈自己学思悟践的心得体会。让有信仰的教师讲信仰,让有情怀的教师说思政。区教育局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与区委党校联合构建“党性铸魂+专业引领”培育模式、与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打造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班,探索党建和思政双融合、双贴近、双培养。
“要找准切入点,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不要生硬地加入,再补充一些鲜活故事……”走进毗河中学会议室,一阵阵讨论声传来,该校学科教师和思政教师正在进行集体备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细审细抠。毗河中学在党支部领导下坚持党建“1+N”工作模式,通过“读做行”育人路径探索建构大思政课堂框架,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课程锻造能力。思政教师要善于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思想理论回应学生期待,为学生释疑解惑。区教育局完善了岗前培训、骨干培训、高级研修、访学交流、挂职锻炼等长效机制,开展“大思政课”素能提升专项行动,结合教学大比武、教师大培训、示范大巡讲等系列活动,实现全区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培训100%全覆盖。打造出一支信仰坚定、情怀深厚、严格自律、人格健全、思维活跃、视野广阔的思政队伍。
地域文化深耕厚植行走课堂广育贤才
立德树人,思政为先。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新都区不断丰富思政课在校园的“动感”元素,把思政教育与每周升旗仪式相结合,以升旗仪式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契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组织全区各中小学系统化、序列化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以小视角呈现大主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香城小学以“思政铸魂,启育童心”为主题,通过思政大讲堂、中队思政微课堂形式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聆听战争岁月的英雄故事、学习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中华民族认同感。“国旗下的思政课”让每周升旗仪式更具时代意义,成为新都区善用“大思政”、让德育落地生根的具象表达。
前不久,谕亭小学部分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来到黄霖故居红色纪念馆参观学习,与革命先辈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接受心灵的洗礼。回到学校,孩子们把这场红色研学中的感悟与收获进行班级分享,思考、探讨书本没有讲出的“答案”。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鲜活生动的素材。新都区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本土历史资源、红色资源和人文底蕴,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巧妙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拓宽德育工作的路径和内涵,解锁地域文化蕴藏的育人“密码”,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区教育局结合历史、当下、未来三个时间节点,围绕“文脉赓续、薪火相传、科技创新、非凡匠心、生态文明”五个关键词,设计了“历史文脉,汲古润今”“红色血脉,传承有我”“千年香城,未来新都”三条行走路线,展开一幅幅别开生面的“行走画卷”,演绎一堂堂“走新又走心”的思政大课。区教育局还加强与天府家风馆、升庵博物馆、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新都烈士陵园、中航工业、足球小镇等单位的合作,建成“成长博物馆”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全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德育活动认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带领学生在看不完、走不尽的“地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练本领、修品行、立志向。通过组建“新都红色记忆追寻”志愿服务、开展“新都文化大使”选拔、进行“行走的思政课”成果集中展演等形式进行输出,推动思政课走稳走实,达到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目标。
课程课堂双轨联动思政协同并向偕行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新都区以“小学阶段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为理念,推动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交相呼应、同频共振。在课程整体设计上,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做好思政课程育人,上好各学段国家思政课程,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另一方面做好课程思政育人,将如同精盐一样的思政元素融入各学科课程这个“汤底”中,不断增厚学科课程的“思政味”,实现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
在跨学科综合课程建构上,新都区紧扣地域文化,以落实“两创”,实现地方优秀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切入点,以精准融入、校地协同、多方合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前已形成“家国情怀:新都历史名人寻访”“红色记忆:新都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文献名都:新都文化与技艺传承”“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都注解”等跨学科综合(主题)学习课程。和西南石油大学共同打造《升庵文化》《地质师》等32个特色思政课品牌,开发出《国学智慧》《一带一路探秘》等85门主题课程。这些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充满人文和乡土气息的思政“金课”成为新都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有益尝试。
一堂好课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润物细无声地使其萌发出思想的嫩芽?北星小学是这样做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第6讲《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第二课时《好少年在行动》的打磨过程中,该校教研团队坚持原原本本学思想,生动实践用思想,通过实地教学、访谈、对话、讨论、案例分享、情景模拟、圆桌会议等形式引导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从“我想”到“我要”的跨越。思政课堂是新课程观的熔铸,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用学生听得懂的话语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清楚、讲透彻。新都区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推动全区16所中小学加入“环西南石油大学基础教育联盟”,按照小学阶段“故事链”、中学阶段“逻辑链”、大学阶段“问题链”循序渐进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开展情景模拟、辩论与讨论、项目式学习、数字化教学、社会实践体验等方式,不断促进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探索出有政治高度、情感温度、思维深度、德育效度的育人课堂,有力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课题研究思政穷理笃行致远惟实用新
今年,新都一中承担的社科基金国家一般课题《大学中学融通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成功立项并开题。全区32所中小学幼儿园随之开展相关子课题研究,从中探索科学研究与思政教育一体化纵深推进的有效路径。该课题是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中仅有的10个国家一般课题之一,也是四川省今年唯一的基础教育学校承担的课题。
“课程思政”带给教师实践的落地和经验的重塑,“课题思政”带给教师专业的认知和理性的自觉。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难题,新都区坚持开展教育教学试验和科研项目攻关,强调“课程”与“课题”两手抓,注重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的全过程全覆盖,在每年的教育强区课题申报中设立“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课题。全区思政教师从教育前沿理论出发展开“有使命感的研究”,明确思政课的内涵与价值,明晰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和育人方式,创新思政课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唤醒教师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从区域层面不断铸牢理性自觉与实践统一的思想阵地。
区教育局还构建了融合地域文化的大思政课教研体系,开展驻区高校、中小学“思政课同题异构”(如“新都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读懂《南行记》,看时代变迁”“王铭章将军的爱国情”)集体教研活动,实现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的良性循环。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积极培育和孵化思政教学成果,强化课题组成果意识,坚持研究与实践同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形成向下扎根和向上生长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新生态。香城中学依托“课题思政”开展普通高中国防教育特色课程研究,以高站位凝练课程目标,以课程化思维融通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国防教育特色校本课程群组,强化学生具身体验,形成政治认同,让国防教育成为学校育人主流话语,让家国情怀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结语
我们来看
一组真实的数据——
总投资近40亿元、16个教育项目集中开工,建成后将新增学位2.2万余个;
“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试点”校14所、成都市“新优质学校”28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
省、市、区名师工作室55个、新增名优教师481名、遴选955名优秀干部教师纳入“领航人才”梯队培养;
新都一中承担的社科基金国家一般课题开题,成为四川省今年唯一的基础教育学校承担的课题;
8名学生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金银铜牌、7名学生获得丘成桐科学奖、2名学生入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比赛(四川唯一)。学生自主撰写发表物理学术论文26篇、数学学术论文37篇、出版专著1部。
在成都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中,新都区获得52枚金牌、22枚银牌、35枚铜牌;
……
这是新都区教育局在强大思政引领力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实践中奋力实干争先,交给全社会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回溯“高光”是为了“逐光”而行。新都区全体教育工作者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用“大思政”“大平台”“大课堂”“大师资”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