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结婚办事儿彩礼降下来了,乔迁升学随礼上份子的不多见了,人情往来负担轻了,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和睦了,文明向善在圈里这样一个小村子蔚然成风……
为响应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号召,任丘市吕公堡镇圈里村打出一套“组合拳”,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作为圈里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文芳,连同村里“两委”干部,在自己家里办事儿时,都严格恪守节俭原则。特别是在孩子的婚事上,都约定不攀比、低彩礼,要给村子带个好头。
为了遏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发生,圈里村多次召开支部会议、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组建了红白理事会,商讨制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对于婚丧嫁娶怎么办、彩礼给多少、份子上多少,都有明确的标准,有效制止了村民的攀比心理,引导村民将关注点从要“面子”向过好日子的“里子”转变,关键是减轻了每个家庭人情往来的经济负担。同时,向所有村民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一旦发现有大操大办或者索要高额彩礼的,“两委”干部就去家里劝导,争取实现节俭办事儿。对于不遵守不听劝的,村里也有自己的土法儿:村干部不去,村里管事的“大操儿”也不去,事儿不好办了,人们也就知难而退,主动遵守了。
去年毕业季,村里的王某要为考上大学的女儿举办升学宴,村干部得知后当晚到其家中唠嗑,在祝愿孩子学业有成的同时,劝导“与其把钱花在吃吃喝喝上,不如一家人小聚下,把钱留下来给孩子弄个教育基金,以备继续深造……”王某欣然接受。如今村里再有考上学的孩子,没有了升学宴,只接受短信和口头的祝福。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移风易俗在圈里村蔚然成风。(万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