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被曝光的这个大更新,堪称手机摄影的“回锅肉”

虎嗅APP 2024-12-27 19:35:12

近些年,iPhone的影像似乎有些安静了。

与别家相比愈发平淡的“白开水”色彩、不够大底的硬件配置,都让我一个忠实的iPhone用户觉得有些乏味。

不信?除了长焦镜头从3×变成5×外,我想大家都很难在第一时间说出iPhone16ProMax和iPhone13ProMax之间有什么感知明显的新鲜家伙。

不过,最近有一条爆料引起了我的注意——苹果打算为iPhone18系列的影像模组配备传统的光圈结构。

没错,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可变光圈”。

从望远镜迈向智能手机,光圈的前世今生

经过这么多年的厂家“培训”,大家对光圈应该不算陌生了,但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东西,我们还是先聊聊它。

想要尽可能全面地、客观地了解一个东西,哲学三问是个好选择: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我是谁?”

通俗地讲,光圈是相机镜头里的一种装置,光圈的结构由一组薄片状的金属叶片组成,这些叶片通过机械或电子控制环绕排列,形成一个可调节大小的圆形开口。

这些圆形的开口,直接决定了通过光线的多少,就像眼睛的瞳孔,光圈大进光多,光圈小进光少。

“从哪儿来?”

从古埃及卡纳克神庙的光线通道,到中世纪教堂彩色玻璃透射出的神圣光芒,人类从未停止对光线的追求。

光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针孔相机(CameraObscura),当时的装置利用一个小孔让光线投射到暗箱内形成影像。

但是,针孔的大小固定且不可调节,这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曝光的灵活性。

17世纪,随着伽利略和开普勒改进望远镜,光学镜头开始进入实用阶段,镜头需要控制进入的光量,以减少眩光和图像失真,从而引入了类似光圈的遮光片。

时间来到19世纪初,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正式发明,摄影技术登上历史舞台。

那时候拍一张照片需要很长时间的曝光,稍微过量的光线都会导致画面过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学家兼光学设计师JosephPetzval用两个胶合透镜组成前组,用于聚拢外界的光线,一个双凸透镜和一个双凹透镜组成后组,用于减少轴向像差,并将前后组装在一个金属桶内,研发了Petzval镜头。

这颗镜头焦段约为150mm,光圈为f/3.7,是同时期传统镜头亮度的16倍以上,将数小时的曝光时间直接缩至30秒以内,极大程度地解决了拍摄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易控制的问题。

所有光学设计师和摄影师,开始留意光圈的重要性。

1851年,大幅相机开始采用手动调节光圈,标志着光圈成为摄影器材中的标准部件。

早期光圈设计为固定开口或简单的插片,19世纪末,随着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出现,虹膜光圈(可调节的圆形开口)被广泛应用。

法国著名制造商Hermagis于1896年制造的大画幅镜头,已有清晰的光圈结构

到了20世纪初,徕卡和禄来推出更为便携好用的民用相机,这些相机配备机械控制的光圈叶片,使得光圈的调节更加灵活。

禄来3.5MX-EVS的光圈隐藏在镜间快门之下

在20世纪中期,日本电子系统高速发展随着自动相机的普及,电动光圈被引入,使得光圈的调节可以由电子系统控制。

这种光圈设计与控制方式,持续至今。

“到哪儿去?”

要看光圈最终走向何方,就要看看现在的光圈立足于何处。

在21世纪,它来到了手机上。

十五年前,iPhone4才刚刚推出,智能手机还处于星星之火即将燎原的前夕,有一家我们耳熟能详的手机厂商已经开始深耕摄影了,光圈这个东西,自然也逃不过它的掌心。

2009年,诺基亚N86推出,该手机配备了三档可变光圈(f/2.4、f/3.2和f/4.8),以适应不同的拍摄环境。

不过,由于当时手机摄影设计思路还遵循着向传统摄影靠拢的方向,尚未成为主流卖点,N86的可变光圈设计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在诺基亚倒下后,智能手机蓬勃发展,2018年,三星GalaxyS9系列推出,采用了双档可变光圈设计。

彼时,智能手机长期存在光圈两难的问题:

1.如果用固定大光圈,在弱光时表现较好,但在强光下容易过曝,画质锐度下降严重

2.要是用固定小光圈,强光场景的问题解决了,但在弱光下需要强行提高ISO,画面充斥着黑白与彩色的噪点

三星用f/1.5与f/2.4两档光圈柔和了尖锐的矛盾,GalaxyS9会根据光线条件自动切换光圈大小,在低光环境下使用大光圈提高进光量,在明亮环境下使用小光圈,通过限制光线角度,减少了镜头中的像差和眩光,显著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暗光环境下,用大光圈提升进光量;在光照充足时,用小光圈提高画质

可以说,在计算摄影还没那么强大的年代里,这几乎是最优的解法。

不过,当时的市场反响并不算积极,再加上夜景模式的推出以及算法进化的影响,在随后的Galaxy20系列中,三星放弃了可变光圈结构,转而追求超长焦与高像素的组合,从焦段上做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的OPPOR7Pro也搭载了两档可变光圈,这也是OPPO唯一一次使用这种技术。

诺基亚和三星的失败,以及OPPO的浅尝即止,并没有拦住厂商们前赴后继的步伐。

2022年,华为Mate50Pro发布,在这台手机的主摄上,华为为其配备了六叶片的可变光圈,支持在f/1.4到f/4.0之间进行十档调节,随后,小米在小米13Ultra上引入可变光圈技术,可以在f/1.9到f/4.0之间切换,并在来年的小米14Pro上更进一步,采用了无级可变光圈设计,光圈范围从f/1.42到f/4.0,可实现1024级精细调节。

凭借手机影像算法飞速进步,短短四年间,华为与小米的可变光圈又有了新的玩法。

随着夜景模式的推出,手机厂商用类堆栈的方式解决了暗光环境的成像问题,不再需要为手机装上尽量大的光圈,顺带着把大光圈带来的锐度下降、崩边问题也解决了。

在这个前提下,可变光圈已经从“补光硬件”,成为了“创意工具”。

手机作为最常用的记录工具,除了将镜头对准风景外,对准人的时候也不在少数。

想要拍人拍得好,虚化是必须的因素。

在传统摄影中,我们可以简略地认为,CMOS大小相同、焦段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虚化效果越强。

虽然手机动辄配备1.4、1.8这样的大光圈,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只能代表通光量与全画幅相机上1.8光圈的镜头相等,而虚化效果在CMOS大小的影响下完全不一样。

我们以一英寸CMOS为例,给它配备一颗f/1.9的光圈,此时整个摄像头的虚化效果等效为全画幅相机f/5.13左右。

在如此夸张的等效系数下,手机光圈大一点点,虚化效果也不明显,这也是为什么三星GalaxyS9的可变光圈主要用于提高成像,而不是增加虚化。

但现在,在算法的帮助下,手机上的可变光圈,可以通过细微的变化,为系统提供虚化计算数据,营造更精细自然的虚化效果。

在传统摄影中,除了虚化外,光圈还带来了另一个迷人的效果——星芒。

星芒是由光源经过相机镜头光圈叶片边缘的衍射而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这种效果使点状光源在画面中呈现出带有多条“光芒”的视觉效果。

现在,随着可变光圈来到手机上,星芒效果,也被手机拿下。

每当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街头巷尾的大量点光源交相辉映,此时,手机操控可变光圈适时缩小,赋予这些点光源锐利而清晰的星芒效果,使其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同时通过类堆栈的夜景算法,抵消小光圈可能导致的噪点提升等问题。

至此,从望远镜到相机,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光圈的前世今生,我们已经讲明白了。

病急乱投医,还是真有新想法?

这么多好处,是不是意味着可变光圈的未来一片光明呢?

不见得。

虽然说可变光圈实打实地增强了虚化,又将专业器材才能创造的星芒带到了手机上,但我依然保持怀疑——无他,虚化与星芒都没有带来强大的说服力。

没有可变光圈的手机很多,vivo在没有可变光圈的加持下,将蔡司镜头独特的焦外光斑融进了人像模式中,打造出自然的虚化效果;而OPPO则依靠飞速进步的算法,将模拟虚化精度提升到了能够识别头发丝的级别,且成功率非常高。

它们在没有可变光圈的帮助下,一样能把虚化做得很好。

至于星芒,只是一个稍有趣味的特殊效果,远未成为决定性因素。

而在物理规律的限制下,可变光圈能做到的,真的只有这些了。

那么,给iPhone18系列搭载可变光圈,是病急乱投医,还是真有新想法?

回望十年前,那个苹果称得上无可指摘的年代,有句话是这样表述大家对苹果的信赖的:

苹果的创新非常独特,它总能发掘已有技术的用武之地,并将其整合,最终创造出消费者的确需要的需求。

这种信赖,是茫茫多的产品堆砌而成的

将这种信赖放在影像上也说得过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精准的白平衡,还是自然的影调观感,都将iPhone影像打造成了标杆级别的存在,再配合上苹果在智能手机的开创者地位,这种形象甚至持续延续到了今天。

但抛开一切玄学因素,仅从技术上以一个摄影师的角度来审视,从GooglePixel2以单摄杀入DxOMark排行榜的时候,iPhone静态影像与前沿水准之间的差距,便如同拉开的弓弦,逐渐显现。

更令人失望的是,面对逐渐落后的静态影像,苹果给出的答案,是iPhone16上不痛不痒的色彩风格,以及一颗相机控制按键。

所以,在听到iPhone将要配备可变光圈的时候,我很难想象苹果还能将这个东西玩出什么花样。

考虑到苹果近年来愈发专业的更新,以及向视频拍摄方向的钻研,我斗胆给出一个推测,也泼一桶冷水:

将可变光圈与视频以及AppleLog结合起来,通过缩小光圈降低快门速度,也许是苹果选择它的最大理由。

而这个理由,和普通消费者,依然没有太大关系。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