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努尔哈赤起兵时的十三副铠甲是怎么来的? 1575年冬天,一个叫佟远的抚顺富商在山

努尔哈赤起兵时的十三副铠甲是怎么来的? 1575年冬天,一个叫佟远的抚顺富商在山中打猎。 佟远的先祖是女真人,出自佟佳(地名),在今天的松花江流域,故以佟佳为氏。金朝兴盛时,他们开始南迁。金朝衰落后,佟佳氏族人就定居在辽东地区,并逐渐汉化,以“佟”为姓。 在当时的抚顺,佟氏是个比较兴旺的大族。佟远发家致富的方式是经商,最主要的买卖是当铺,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大地主,有一片挺大的庄园。他的满文名字为“佟佳·塔木巴彦”,汉译为佟富豪。 佟远有个远房堂弟叫佟惠,他两的爷爷是亲兄弟。佟惠有两个儿子,分别是佟迈和佟选,佟迈的儿子叫佟养性,佟选的儿子叫佟养真。佟养性也是经商的,经常跟女真人干一些走私的勾当;佟养真是明朝军官,隶属李成梁家族的辽东军。佟惠家与佟远家交往密切,而佟惠家的汉化程度更深,与一般汉人无异。部分史料还指出,佟惠一支本是汉人。 佟远打猎时,遇到了一个在山林中捡蘑菇的女真人。这人此时只有16岁,长得“不肥不瘦,躯干壮健,鼻直且大,面铁而长”,“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辫结以垂”。 在那会儿,这种女真人进入明朝境内是很危险的,用现在的话说属于非法越境。被明军抓住,通常会先要求其出示敕书,也就是贸易许可证,没有的话就抓起来,卖给汉族地主罚没为奴。 虽然佟远打猎时身边一群保镖,但佟远没有过分难为这个人,而是将其带回家,做了一名长工。说句好听的是收留了他,说句不好听的这叫掳掠为奴。 但是这个女真人很乖巧,身体强壮,干活积极,还会说话,很讨佟富豪的欢心,过了两年,佟富豪一高兴,竟然将自己的一个孙女嫁给了他。 但是这种“娶老婆”的方式并不是明媒正娶,而是入赘,也就是上门女婿。婚后,这个女真人改名“佟·努尔哈赤”,并一直用了十几年。 《明神宗实录》记载:“以建州夷酋佟努尔哈赤为都督俭事。” 万历二十四年,努尔哈赤给朝鲜国王写信,落款为:“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尔哈赤禀。” 努尔哈赤在佟佳当上门女婿期间,先后结识了佟养真和佟养性。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长久以来,佟氏兄弟都认为自己是汉人,他们说汉话、蓄须发、着汉服、杀女真、蒙古人,与其他汉人无异。努尔哈赤跟他们交好后,也开始学习汉话,了解汉朝习俗,还跟在军队的佟养真学习了一些军事知识。在此期间,佟养真还将努尔哈赤引荐给了当时的备御将军李永芳。 除此之外,佟氏兄弟还跟努尔哈赤的部落做走私生意。 当时的女真部族想跟明朝做生意,必须有明朝颁发的贸易许可证——敕书,一道敕书做一笔买卖。可是敕书太少了,而且对各种货物都明码标价,双方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所以努尔哈赤和他的父亲塔克世就跟佟氏兄弟私下贸易,贸易品种从人参、皮草、日用品到兵器,无所不包。双方各得其所。 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维持到了1583年,当年,李成梁率辽东军协同叶赫部、觉昌安部攻击阿台部,阿台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的堂姐,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带着他儿子、也就是努尔哈赤他爹塔克世进城劝降,未等他两劝出个结果,明军攻城,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均死在乱军之中。 战后,努尔哈赤向明军讨要说法,明军给了点赔偿,就把这事儿了了。 其实呢,努尔哈赤跟他爹关系是很不好的。他妈死后,他爹找了个小老婆,对努尔哈赤兄弟很不好,不给他们饭吃,努尔哈赤不得不早早分家,兄弟两人靠采集蘑菇、野菜为食。 而努尔哈赤之所以要揪住此事不放,就是为武装自己找个好由头。 努尔哈赤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他的丈人佟远,佟远立即表示支持,将自己当铺内之前辽东军逃兵典当的十四副盔甲赠与努尔哈赤。其中一副由于残缺不全,只能算是十三副半。根据徐光启的核算,辽东军一套棉甲价值12两白银,也就说,佟富豪一下子捐出了162两白银支持女婿起兵。当时1两白银可买400斤大米,162两白银就是32吨大米,相当可以了。 当时辽东军的装束为铁盔棉甲,棉甲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是的,你没有想错,后来八旗军布满铜钉的盔甲就是仿自明末辽东军。这种盔甲不仅防护性强,而且很保暖,很适合在东北地区打仗。后来农民军的木制箭镞、木叉等武器根本无法击穿这种盔甲,这也是辽东军在内地所向披靡的原因。 辽东军为区分军队所属,棉甲颜色各异,以黄、白、红、蓝为主,后来,努尔哈赤以这四种颜色为基础,创立了四旗。

评论列表

镰刀DF30501
镰刀DF30501 3
2024-12-29 22:22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