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地处桂中地区,常住人口205.11万人。来宾市紧紧围绕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增强基层服务能力。目前,县域已实现了医共体建设全覆盖。近日,健康报“行走健康中国”报道组走进来宾市武宣县、象州县,看到了基层医疗服务正在焕新升级。
上下互联互通让就医更便捷
近日,武宣县桐岭镇的黎阿姨因患腰椎间盘突出、腔隙性脑梗死,来到桐岭中心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就诊。梁玉强医生为黎阿姨开具了颅脑、腰椎间盘CT检查单。做完检查后,仅过了半个小时,由武宣县人民医院(武宣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出具的检查结果就传回了卫生院。“在卫生院检查,由县医院出具诊断报告,检查质量更有保障,花费还更少。”黎阿姨满意地说。
梁玉强介绍,像黎阿姨做的CT检查,在乡镇卫生院只需要252元,如果去县医院做,价格要翻一倍不止。此外,相比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要高10%,患者自付的费用更少,还节省了路费,这些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桐岭镇居民享受的这项改革成果,得益于武宣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持续推进。早在2015年,武宣县就试点开展以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模式的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2019年,武宣县进一步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牵头成立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逐步构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县乡一体化格局;这一年,武宣县成为首批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之一。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武宣县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技术、设备配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远程诊疗系统的应用,给居民带来极大便利和实惠。
在武宣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科主任谭冠指着一个大屏介绍:“这是总院开发的远程影像系统,各乡镇卫生院做完检查后,影像资料可以即时上传,由总院医师进行阅片和诊断,诊断结果30分钟左右即可反馈到乡镇卫生院。”
武宣县人民医院院长庾佳楠介绍,各乡镇卫生院以前设备短缺,只能做DR、X线检查。武宣县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来,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卫生院逐步配齐CT设备。为了解决基层缺少诊断医师的问题,总院开发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将原来各乡镇独立的医疗系统整合进来,不仅帮助基层提升了诊断能力,还实现了数据互通、资源共享。
据介绍,借助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医共体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分院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除了检查结果的诊断,基层医生遇到疑难病症时,也可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查检验结果等上传至总院,由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让患者在乡镇就能够得到县级专家的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基层服务质量。
“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我们卫生院服务能力逐年提升。2023年,门诊达86060人次,比2022年增长6.4%;住院患者有7617人次,同比增长30.8%;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82名,上转率同比下降23.31%。”桐岭中心卫生院院长李世贵介绍,住院量的上升和上转率的下降,体现了医院服务能力的增强。卫生院编制床位98张,实际开放床位180张,如果赶上就诊高峰期,这180张床位都不够用。为此,政府在2021年无偿划拨30亩土地作为卫生院建设用地。同年,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也获批,总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预计2025年中可以投入使用,规划开放床位350张。届时,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向着升级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的目标迈进。
解决人才这个最大短板
“象州县整体人口较少,常住人口只有28万人,加之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很难吸引人才。因为缺少人才,乡镇卫生院技术服务能力难以提升。加上这里距离经济发达的柳州市较近,一些患者就直接到柳州市看病了。”象州县石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覃旺友表示,这一状况在象州县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后得到了有效解决。
位于象州县西南部的石龙镇,地处象州县、武宣县、来宾市兴宾区以及柳州市柳江区4个县区交界,同时紧邻国道,交通便利,石龙镇中心卫生院服务全镇和来宾市三江口工业园区常住人口4万多人。便捷的交通容易造成辖区内患者外流。要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关键。覃旺友认为,人才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最大短板。
在深化医改的背景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2019年,象州县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象州县整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3家县级医院以及11家乡镇卫生院,成立象州县公立医院总院。自2020年以来,县公立医院总院探索对全县14家公立医疗机构实行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械、绩效考核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将县乡两级医疗技术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增加人员的柔性流动,确保每家乡镇卫生院持证医师均在5人以上,以有效解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
“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卫生院实现了与县级医院人才资源的共享,显著提升了卫生院的专科服务能力,其中口腔科的发展尤为突出。”覃旺友介绍,在过去,卫生院的口腔科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医共体的框架下,上级医院派驻学科专家到卫生院进行为期1~2年的帮扶工作。这些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还通过临床带教、病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卫生院培养人才队伍。在专家的帮扶下,卫生院口腔科如今已经能够开展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正畸等常见病的诊治,满足了当地居民就近就医需求。
通过人才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帮扶,卫生院迅速吸引患者回流。当地患者愿意到石龙镇中心卫生院就诊,不仅因为这里的技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还因为这里的就医环境更加温馨。自2023年以来,卫生院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对医院就诊环境进行整体改造。如今,卫生院的环境干净整洁,科室设置更加合理,就诊流程更加便捷,患者就诊满意度不断提升。
“根据医保部门的统计,辖区2024年有20%以上的患者回流到卫生院就诊,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以及手术量均实现了大幅增长。2021年门诊量只有3.8万人次,2024年预计将突破5万人次;住院量2021年是1900多人次,2024年预计将突破5000人次,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覃旺友说,石龙镇是一个工业重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入,预计未来辐射人口将超过10万人。如今,有县公立医院总院给予长期帮扶,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相信卫生院服务能力将有更大的飞跃和提升。
聚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来宾市正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4个下沉,通过长期派驻、巡回医疗、远程协作等形式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使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
据统计,自2024年以来,该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下沉业务骨干287人,指导县乡两级完成手术2189台,培训12992人次,开展教学查房1365次,远程医疗1183例次,完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9408人次,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余项。
文:健康报记者吴少杰肖景丹特约记者覃素媛李玲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5S23CNJ]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