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吴朝香通讯员张冰清
12月27日,“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暨施予受器官捐献与移植会议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举行。
人体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但是离不开器官捐献工作。2014年,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正式上线,是中国首个互联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系统,年满18周岁公民可通过“施予受”网站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2018年,浙大邵逸夫医院成为全国首家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合作单位,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增加“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入口,6年间,有5000多位志愿者通过该平台完成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登记数量位居全国第四。
浙大邵逸夫医院医务科的李秀婷就是这五千分之一。“我是2020年,在医院的微信公号上看到器官捐献志愿登记通道,当下就立刻登记了。”
那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李秀婷到湖北支援抗疫,“这个经历让我更敬畏生死,就觉得自己真的有那么一天的话,我愿意把我身上可以用的器官去救人。”
“我们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模式,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对接‘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说,医院积极发挥医护人员在器官捐献宣传中的带头作用,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向公众普及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意义;联合34家帮扶医院共同建设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通过成立器官捐献与移植协调办公室、申请器官移植资质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实施遗体器官捐献2500例,受益患者超过6000人,捐献率在全国位居前列。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介绍,从2014年,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网上线以来,目前已有240余万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其中80、90后占多数。截至目前,我国有2500多位器官捐献协调员投身于生命接力的伟大事业,我国的移植医生已为14.5万余器官衰竭患者提供生的希望。另外,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还在全国成立近100家施予受志愿服务队,浙大邵逸夫医院也在当天成立了施予受志愿服务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宣传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理念,实现未来5年,每年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数量增长超过10%的目标。”
为推动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机制建设,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还发起建立“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项目”(SMDC),与各地联动建设协作网络、开展专题培训、促进工作开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积极响应SMDC项目号召,在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从成立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委员会到持续推进各类高难度术式,医院通过一体化的团队建设和技术创新,为患者重获新生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本次培训班中,浙大邵逸夫医院作为区域中心,联合包括浙江省台州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在内的台州、湖州区域总计26家医院加入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SMDC),通过各位专家、学者专业内容的精彩演讲,各地协作单位同仁的经验分享、技术交流,进一步深化SMDC协作网影响力的同时,必将推动邵逸夫医院及台州、湖州区域器官捐献规范开展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