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马雪平
12月26日,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省内首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外视镜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顺利帮助患者疏通血管,恢复血流通畅,解除了颈动脉狭窄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这标志着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在颈动脉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开启了精准神经外科手术的新篇章。
今年52岁的李女士(化名),近半年饱受阵发性头晕问题的困扰,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存在双侧颈动脉狭窄的情况,其中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左侧轻度狭窄,同时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病症,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健康状态,并且患者有慢性血液病史,如行颈动脉支架,需口服双抗药物,出血风险高。遂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寻求治疗。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干道,一旦被堵,大脑便会缺血“罢工”,后果不堪设想。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东海教授根据李女士的检查结果,带领团队仔细分析其病情,根据目前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颈动脉内膜斑块会堵塞颈动脉管腔,极可能发生脑梗,严重可危及生命,患者的慢性粒性细胞白血病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王东海教授带领团队经过缜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李女士实施3D外视镜下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中心院区手术室里,主刀王东海教授与助手副主任医师李鸿源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低头通过面前的显微镜进行操作,而是佩戴着一副3D眼镜抬头看着面前的高清大显示屏进行操作。依托3D外视镜优秀的三维视觉和4K高清分辨率,颈动脉内部病灶部位几乎无死角地呈现,纵横交错的血管一目了然,手术中视野更广阔,精细操作的精准度、安全性更高,使手术医生能够在复杂和微小的区域内进行精细的操作。
与显微镜相比,3D外视镜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手术医生术中找角度调整姿势的次数,减轻医生的疲惫感。同时,3D外视镜所携带的LED冷光源不仅为手术区域提供了充足照明,更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概率。
术中,麻醉手术科为患者进行实时脑氧监测和电生理监测,并且神经功能检查医师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血流监测。多模态的监测和专业的麻醉、护理团队保障了手术安全。医护团队密切配合,分离,阻断,切开,剥脱去除斑块、缝合动脉壁一气呵成,将阻塞患者大脑供血的硬化斑块完整剥脱,使其颈动脉血流恢复通畅。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堵在血管里的粥样硬化斑块被完整剥离。
“颈动脉斑块被称为‘沉默杀手’,若是出现头晕、黑蒙及肢体麻木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就诊,别不当回事。”王东海教授提醒,此外,高血压、吸烟、高血脂、高血糖等均为高危致病因素。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加强运动外,高危人群还应定期体检,颈部血管超声可作为常规初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预防脑梗。
据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具有风险低、复发率低、花费少等优势。此次3D外视镜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成功实施,为众多颈动脉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福音,这将极大地提升全市及周边地区颈动脉狭窄疾病的救治水平,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