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功夫,是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的两张闪亮名片,中医骨伤也因为医武同源而为人所熟知。一个持续传承创新的高水平现代化中医骨伤中心是怎样的?
从岭南骨伤流派一代宗师在新中国首批中医学院开设外伤科学教研室,探索创建中医院岭南骨伤科,到如今下辖13个临床专科的现代化中医骨伤中心。不只是创伤骨折,还能做高精尖手术;不只是医武结合,还在牵头运动损伤、快速康复等学科建设……羊城晚报记者探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看看这块“岭南骨伤”金字招牌的背后有何“武林秘籍”。点击视频,跟随“王牌科室大调查”的镜头一探究竟!
“一回到这里,我就感觉像回家一样!现在这里就是我的‘娘家’!”30年前,患上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在这里进行手术后28天就“神奇地”重新站立。30年后,2024年11月9日参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60周年典礼时的韩素云,稳稳地与记者边走边说着自己这30年的生活点滴。
这个当年曾“感动中国”的故事,到今天仍时刻暖心。韩素云当年患了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股骨头坏死,在袁浩教授的无偿治疗下,她不仅重新站立,30年来每次复诊都显示恢复情况良好。而她,只是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创建以来,治疗过的万千患者之一。不少患者以“咱爸”称呼袁浩,在袁浩夫妻老年中风时,自发赶来照料“报恩”。
一个广受患者爱戴的骨伤中心是怎样建成的?“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的创建,从教书育人先行,最早是在1956年,当时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后,教学部统一成立为外伤科学教研室,第一任主任就是中国当代十大骨伤流派之一的何竹林先生。1964年第一附属医院建成后,临床部统一成立为骨外科病房。”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副主任赵京涛介绍,“从‘岭南骨伤五大家’中五占其二的何竹林、蔡荣,到主编了重印24次的全国第五版《中医伤科学》教材的岑泽波,在全国中医界率先开展中医骨科手术治疗复杂骨折病,再到袁浩教授、樊粤光教授,一棒一棒接力就到了我们这一代,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历经四代骨科人的传承创新,到如今下辖13个临床专科的骨伤中心,体量全国领先。这13个临床专科中,髋关节与股骨头坏死专科群是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其他均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年门诊总诊疗数突破14万人/次。其中像股骨头坏死研究与诊治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收治量稳居全国第一。”
“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岭南骨伤科流派的特征。“我们要一代人比一代人做得好!”骨伤科专家、原广中医一附院院长樊粤光说,“一附院骨伤中心目前有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4间,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4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广东省名中医6人,广东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3间。我们的专科分类,是适合临床、适合国内外发展趋势的,目前的科室的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储备状况,也是合理化的。”
骨伤科是中医优势病种,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大咖云集,诸多名方名药传世。“跌打万花油”为广东省名中医蔡荣无偿献方,到今天还是许多老百姓家里的常备药;新药“通络生骨胶囊”为国家保密药品处方,获上市公司高价专利转让;还有复方生脉成骨胶囊、袁氏生脉成骨片、关节康、补气通络胶囊、理伤消肿口服液等20余种知名院内制剂,“忠实粉丝”遍布全国甚至海外。赵京涛介绍:“近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院共79项,其中骨伤中心就有13项,是医院的科研大户。”
刚从外地会诊赶回接受采访的广中医一附院骨伤中心主任王海彬,采访结束后又匆匆到病区查房,回答患者提问。他说:“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传承袁浩精神,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建立重要的骨伤人才培养基地,逐步成为华南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骨伤中心之一,擦亮岭南骨伤金字招牌!”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奇珍遍野。当各种“神秘的东方力量”被奥运会上诸多外国选手热捧,在太空为中国航天员保驾护航,各种中医特色疗法也成为受人瞩目的“国潮时尚”。20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六十周年,羊城晚报记者走进这家广东首家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中医院,探访王牌科室,解密这些掌控着“神秘的东方力量”的传奇之地。
文|记者林清清通讯员刘苡婷刘庆钧
出镜主持|记者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