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可能带来哪些变革和挑战?12月28日上午,第九期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州市法学会法治重点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主题为“新一代法律人工智能的变革及其应对”。
论坛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商学院等12所广州地区高校法学院院长,与阿里巴巴、百度等科技企业代表及法官、仲裁员、律师等多领域法律实务专家共同交流探讨法律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和挑战,涉及法律模型、涉外法治人才、数字法院、市场需求等多个领域。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悟真主持,三位技术专家分析了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其中,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黄翰探讨了法律人工智能的本质、大模型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法律大模型的案例应用等。阿里巴巴技术总监孙常龙探讨了通用大模型到垂直大模型的建设思路、法律人工智能大模型测评标准等。华南理工大学法律智能实验室主任刘凯围绕法律人工智能的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分析了大模型在数据、算法、算力三大方面的发展堵点,提出划分新一代法律大模型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
圆桌论坛环节由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云生主持。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指出,法律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法律工作起辅助作用,高校要注重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推动法律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良围绕如何构建涉外法治人才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探讨。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林北征则从怎么审、怎么判、怎么管的业务领域出发,讨论了AI知识产权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广州仲裁委南沙国际仲裁中心总监姚震乾认为,人工智能在司法应用中可能出现缺乏人文关怀和创新性等问题。
律师是否会被AI取代?广州市律师协会理事苏文卿认为,律师不会被AI取代,这是因为律师办案不单单是会背法条,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与当事人建立起信任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情感的建立,都是AI无法取代的。
论坛闭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永忠呼吁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拥抱法律人工智能变革,加强各界合作,共同推动法律人工智能更好更快发展。现场还举行了主办方交接仪式。在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鲁晓明的主持下,本期院长论坛主办方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与下期论坛主办方暨南大学法学院进行论坛锦旗交接,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吴欣望代表下期论坛主办方致辞。
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法学理论实践成果展,展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在法律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文|记者张璐瑶实习生张小悦通讯员广正发
图|实习生张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