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农冠斌
“每节课都会记录我的板书,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课堂纪要和相关知识点实录片段,帮助学生精准复习。”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英语老师汪飞飞越来越欣赏教室里新装的科大讯飞智慧大屏。
数智技术正在让课堂变得“不一样”:数学课上,试卷可以实现一键拍照、分析并讲解;英语课上,每位学生的英语发音可以进行实时评价;体育课上,可以针对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设计个性化运动方案……
回顾2024年,从中小学校到居民社区,微小的中国社会细胞正在经历全方位的数智化转型,一幅崭新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在甘肃,智慧安防系统对小区实现人、车、房高效管控,实时识别人员、车辆;在上海,自动驾驶车辆入驻社区,定时定点接送老人去医院配药;在福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智能检测设备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各地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为居民营造现代化、智慧化的生活环境。
“你好小新,我饿了。”寒冬岁末,天津河西区居民李大爷对着家里的百度养老智慧终端设备下达了指令。十几分钟后,一份热乎乎的营养餐就送到了老人家中。
“小新现在成了我的智能管家,每天听新闻、看气象、订餐、送药这些事儿,跟它说句话的功夫就都办好了。如果遇到了突发事情,小新还能呼叫急救。”李大爷笑着说。
科技发展不仅影响着“一小”,还温暖着“一老”。
智慧终端一边面对社区老年用户,一边联通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汇集了餐饮、助医、购物、家政、康复理疗等多项服务,让社区老人“足不出户、便捷养老”。
拥抱智能时代,不仅在于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更在于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走进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机器人工作室,激光雕刻机、机器人、无人机等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通过编程让机器人跟随音乐的律动舞蹈。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塑造与知识奠基的关键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能让学生尽早接触前沿科技,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契合新时代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说,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已覆盖全市基础教育全学段的70多所中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在普及性科学活动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组建机器人、航模、人工智能等7支科技团队,为学有特长的学生提供项目研究机会。这所中学的校长李晓辉说,依托科技团队参加比赛项目,学生不仅在校内的科研课程、实验交流中精进水平,还能进入高校院所的实验室开展研究、参加国内外展示交流活动,向拔尖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
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教育部近期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提出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到为居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从虚拟实验教学覆盖全国 31个省份,到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0多万门老年教育课程资源……
越来越多的学校社区融入“智能时代”,越来越浓的“科技味”增添百姓的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