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业稳则民生稳。从提供舒适的“苏青驿站”到举办多场招聘会,从家门口就业到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这一年,盐城盐都以市民的发展需求为重心,精心编织了一张覆盖就业、创业、生活的温馨服务网。
精准帮扶,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路
近日,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主办、区人社局承办的“职引未来就在盐都”2024年返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顺利举行,现场多家优质企业纷纷亮出“家底”,抛出橄榄枝,提供多个热门领域的638个优质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添砖加瓦。
“跟大家比起来,我的简历不够优秀,没有底气面对HR们的提问。”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毕业生小李却显得有点拘谨,和现场工作人员说出了内心的困扰。工作人员将小李带到了一旁的职业辅导处。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规划师耐心听完小李的介绍后,热情指导小李如何优化简历,如何更自信地进行自我介绍。小李坐在桌前,认真聆听着,表情也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小李的幸运并非偶然,这背后是盐都区人社部门一系列精准有力的就业促进措施:在简历方面,盐都区人社局请来专业的职业导师坐镇把关,一对一为学子们“诊断”简历。从排版格式到内容表述,从过往经历亮点提取到求职意向精准匹配,导师们细致入微,给出修改建议,助力求职者打造亮眼“敲门砖”;在面试环节,借助前沿智能设备,为学子们模拟真实面试场景,让求职者提前适应面试节奏,积累实战经验。
同时,针对盐都区产业发展需求,盐都区人社部门大力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实践机会和职业成长平台。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盐都区同样不遗余力。开展创业指导基层行活动,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施策,激发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提供全方位指导。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创业指导活动在全区14个乡镇街道陆续展开,为553名创业者提供了从“想法”到“做法”的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服务。
靠前服务,助力重点群体“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盐都区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不断创新社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孕育出一朵朵各具特色的服务之花。
走进盐都区潘黄街道兆泉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里,可以看到墙上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的企业招聘岗位信息、自助求职机上展示的招聘活动信息、职位公告栏上张贴的零工岗位、门口摆放的重点企业招工信息……
“以往要东奔西跑去企业面试,选择一份满意的工作至少要几天时间,现在不到1个小时就和企业谈成了,真的很方便!”家住潘黄街道的市民杨女士真切感受到“家门口”一站式就业服务站的便利。
图源:盐城新闻网
兆泉社区处于城郊接合部,辖区内企业多、流动人员多。根据劳动者需求,服务站不断加载更多服务内容,除了提供就业咨询外,还定期组织居民参加相关业务培训。11月6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兆泉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变身“社区青年就业指导教室”,为社区离校未就业青年、失业青年等提供“点亮职业之路。
此外,作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盐城家政三站合一的站点,服务站重点为辖区居民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岗位信息发布、就业岗位推荐、失业就业登记、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申领等服务工作,不仅满足了企业和辖区不同人群的就业愿望,而且为企业用工和居民就业搭建了双向平台。
截至今年7月,盐都区4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供相关服务,辐射中小微企业200余家及周边社区群众近10万人。
贴心服务,为“盐漂青年”提供盐都第一个“家”
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居住环境”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远道而来、初来乍到的求职者来说,一个温馨舒适的住处是他们融入新环境的第一站。
图源:盐都人
走进汇文公馆青年人才驿站,公寓环境整洁明亮、房间宽敞。每一间公寓都配备齐全的生活用品,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拎包入住。驿站内还设置阅读区、会客厅、会议室、户外平台、共享健身房、台球室等各类生活娱乐学习空间,能全面满足青年人才生活、学习、办公等各种需要,让前来求职的青年感受到盐都的温暖。
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小赵表示:“公寓环境非常好,水电设施样样齐全。我自己也是有意向来盐都就业的,非常感谢盐都区给我们提供空窗期住宿的机会。”
毕业生小赵提到的公寓是盐都区结合青年的特点需求所打造的“苏青驿站”,主要为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盐应聘提供最长不超过14天的免费住宿服务,可同时提供住房400余间。目前已建成汇文公馆、润·酒店、港府君澜等4个青年人才驿站。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社区还为前来入住的人才提供就业咨询、创业指导、社保查询、法律咨询及援助等多项服务配套,真正为各类人才提供舒适温馨、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切实让各类人才在盐都安心、安身、安业。
下一步,盐都区将按照“区域统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原则,持续打造一站式青年人才服务平台,同时利用每年求职季、寒暑期契机,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提供城市体验、政策推介等延伸服务活动,让青年在求职过程中感受到盐都温度。
文/孙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