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随着时代发展,以往在小区周边随处可见的修车摊越来越少了。
随着时代发展,以往在小区周边随处可见的修车摊越来越少了。在西青区张家窝镇,工农联盟社区不仅远离市区,距离镇中心繁华地带也较远,配套设施不足。不过,在社区里提起孙振营,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十余年来,他奔波在社区,为居民、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轮椅,打气、补胎等手工活,坚持不收分文。
社区修车不便
工农联盟社区位于西青区津静公路与京福公路交口,不仅距离张家窝镇中心较远,且社区管辖片区内小区比较分散,社区就像一片孤悬在大洋之中的群岛。“社区常住人口1500余人,网格横跨3公里,老年人、残疾人占比较高,社区周边配套设施不足。”工农联盟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国铭说。
每天一早,61岁的孙振营就准时出现在工农联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他的便民维修站就在党群服务中心院落一角的一间小房里。十余平方米的小房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维修工具和零件。站外的一块牌子上,印着服务时间和孙振营的联系电话。
今年61岁的孙振营18岁参军。2006年,孙振营开始在一家电动自行车车行上班,边工作边学习维修技术。2010年,由于社区居民修车不方便,他便开始在社区里给居民修车。
多年义务维修
“我会修车,社区周边修车不方便,我就开始给大伙修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孙振营说。两年前,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内一间闲置小房打造成便民维修站,孙振营就开始在这里为大家服务。
“孙大哥,我这车胎没气儿了,我自己用气管子怎么也打不进去,您受累给看看。”一位居民推着自己的电动自行车,来到维修站。孙振营打开气泵,很快就给车胎打足了气。“现在很多车的胎都是真空的,没有内胎,亏气后一般打气筒打不进去。”孙振营解释说。打完气,孙振营又仔细检查车胎是否有漏气的地方:“好了,没问题!走吧。”居民掏钱想要给孙振营时,孙振营说:“这点不叫事,不收钱。”
孙振营修车时,手工活从来分文不收,涉及需要更换配件的时候,他也只收个成本钱。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坏了,更换一个新电机往往需要花两三百元,就算维修,工时费也得花不少钱。到了孙振营这里,他能修就修,居民只花二三十元配件钱,就能解决问题。
热心上门服务
孙振营的电话,已经成为社区内外的维修热线。
一天夜里,孙振营刚刚上床准备睡觉,他的电话就响了。原来,一个刚下夜班的小伙子,回家途中电动自行车突然扎胎漏气,正巧看到便民维修站上的联系电话,就给孙振营打电话请求救援。放下电话,孙振营穿上衣服,就摸黑赶到现场补好车胎,让小伙子顺利回了家。而孙振营只收了个补胎钱,婉拒了小伙子表示感谢多给的“跑腿费”。
孙振营不仅维修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还上门帮不少社区老人和残疾人维修轮椅。年近80岁的马大娘肢体残疾,日常活动全靠电动轮椅。有一次,马大娘的轮椅控制电门坏了,孙振营得知后上门帮老人修好。之后,老人的轮椅车胎没气了,孙振营又上门补胎打气。
多年来,孙振营一直把这样的义务维修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尤其是退休后,他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为大家服务。如今,不论严寒还是酷暑,孙振营都会准时出现在便民维修站里,等着为大家服务。“听到大伙的一句‘谢谢’,我就高兴。”孙振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