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8年8月,毛人凤得知亲信戚再玉、张亚民被抓后,去电淞沪警备司令部让放人,不

1948年8月,毛人凤得知亲信戚再玉、张亚民被抓后,去电淞沪警备司令部让放人,不想却惹怒了司令宣铁吾,这两人被就地枪决。 1948年8月,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内,一场引人注目的处决震动了当时的社会。两名稽查官戚再玉和张亚民被就地枪决,而触发这场事件的,是一封来自毛人凤的紧急求情电报。 这封电报非但没有拯救他们,反而让宣铁吾大为恼怒,坚定了处决他们的决心。 1948年的上海,经济问题十分严峻。粮食、棉花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疯涨,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现象愈演愈烈,给市民生活造成极大压力。 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人、地方势力和特务人员利用职权勾结牟利,进一步搅乱市场秩序。 此时,蒋经国来到上海,全面展开整顿经济的“打虎”行动。这场行动的目标很明确,清理投机倒把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然而,这也意味着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 作为淞沪警备司令的宣铁吾,成为“打虎”行动中最重要的合作人之一。他铁腕的行事风格和对不法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为整顿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这场行动的过程中,戚再玉和张亚民因一连串案件浮出水面。 戚再玉在警备司令部担任稽查处的重要职务,负责管理物资稽查工作。张亚民则负责经济案件的审查。然而,这两人却在背后操纵多起违法活动。 在一次针对抢劫案件的调查中,宣铁吾的部下发现被抢劫的一辆汽车竟停在戚再玉家中。深入调查后发现,戚再玉不仅是案件的主使,还涉嫌利用职权牟取暴利。 与此同时,张亚民被揭发出多次通过虚假手段侵吞资金,甚至还帮助商人逃避监管。两人的行为直接违反了整顿的原则,最终被逮捕并关押。 事实上,这并不是宣铁吾第一次对军方特务系统采取强硬手段。 早在1944年,宣铁吾接手缉私署事务时,便与戴笠手下的特务产生了矛盾。当时,部分特务利用职务便利参与走私,牟取巨大利益,严重破坏经济秩序。 宣铁吾上任后,与宪兵部队联手打击这些行为,短时间内扣押了大量走私货物,审讯上百名涉案人员。 这一行动让特务系统的经济利益大受损失。尽管戴笠试图通过妥协化解矛盾,但宣铁吾和宪兵司令张镇表现出铁腕态度,不仅拒绝妥协,还直接枪决了十几名涉案人员。 这些行动奠定了宣铁吾的风格:凡违法乱纪,绝不姑息。他与军中特务系统的矛盾也由此埋下。 面对戚再玉和张亚民的被捕,毛人凤迅速出面营救。他向警备司令部发去电报,称两人只是小过失,不应该被重罚。 毛人凤的用意很明显,希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保下两人,让他们日后仍可为其效力。 然而,这封电报却彻底激怒了宣铁吾。他早已对类似行为深恶痛绝,何况此时正值“打虎”行动关键时期,任何放纵都可能影响整顿的公信力。 宣铁吾迅速批示:“立即执行枪决。”他深知,如果不彻底整顿,不仅经济乱象难以平息,内部积弊也会愈演愈烈。戚再玉和张亚民就成了这场整顿的祭品。 毛人凤随后再试图挽回,但为时已晚。两人的家属已经接到通知,要求认领尸体。毛人凤对此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打虎”行动不仅针对官员和特务人员,连地方帮派势力也未能幸免。 杜月笙的青帮长期在上海物资流通中占据重要位置,涉及囤积居奇和操控市场价格等问题。 杜月笙的表弟万墨林曾因囤积粮食被捕,甚至差点面临枪决。虽然最终万墨林被保释,但这一事件让杜月笙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也因涉嫌不法行为被关押,虽最后被释放,但这一系列行动让杜月笙不得不低调行事,以避免更大的打击。 宣铁吾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打击了青帮的势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地方治安的掌控。 从戚再玉、张亚民的处决,到杜月笙家族的震慑,可以看出,“打虎”行动不仅是针对经济问题的整顿,也是一次内部权力的清理。 早在戴笠去世后,特务势力已经出现分化。宣铁吾的强硬态度正是借整顿之机,压制这些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他通过配合整顿工作,不仅让经济乱象有所缓解,也在权力斗争中占据了主动。 而蒋经国在行动中表现出的魄力和决心,也为他赢得了更多威信。上海的混乱局面虽然一时得以遏制,但经济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戚再玉和张亚民的被处决,是那个复杂时代下权力与规则碰撞的结果。毛人凤试图挽救他们,却最终无能为力,这背后既有个人能力的差距,也反映出更大的权力格局在发生变化。 宣铁吾的铁腕手段让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种高压下的平息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上海经济的动荡,地方势力的隐患,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他们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