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面提取真实场景的“王玉平2024”展厅现场,自带剧场感。一张堆满旧衣物的二手铁床,一只被搁置在复古地毯上的鸟笼,一束掉落在地、有些枯萎的花……每当你走近一件展品以及由展品映射到现实的物件,都有身着一袭黑衣的表演者为你娓娓道出一个故事。刚刚过去的周末,室外温度接近冰点,不少观众却远道而来,相聚在城郊限时变身“移动剧场”的宝龙美术馆,在一场主题为“时光”的“夜光计划”美育活动中,交换故事,互相取暖。
冬日里,申城各大美术馆正在成为“热辣滚烫”的创意发电站,各出奇招,不断刷新观众的美育体验,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暖意,更带来灵感的沸腾。
交换故事
边看展边赏剧,与大路剧团的表演者们一同闪回人生难忘的片段,追溯旧时光。这是27日晚宝龙美术馆为观众解锁的独特体验。
这一夜场活动选定的“时光”主题,与馆内正在举办的两个展览“王玉平2024”和“倪有鱼:手卷”不约而同呈现的怀旧感息息相关。前一个展览将艺术家工作室里的诸多老旧物件搬进展厅,而在后一个展览中,很多展品以老旧物件作为创作元素。
踱步展厅,观众听表演者讲述展品的故事。“你也有故事想要和我分享吗?”坐在美术馆由一层通往地下一层的大阶梯上,“一人一故事”的演出则邀请观众敞开心扉,分享由观展牵起的感慨或记忆。艺术从画卷走向舞台,观众从观看者成为讲述者,故事和艺术交织的诗意引领人们没入时光倒流的深处。
有人说到艺术家所绘的“老来伴”故事,一个有些心酸的关于“凑合”的故事,道出心不由“揪”了一下的独特感触;有人忆起按下展厅里一台老式打字机时那种坚定的触感,联想起自己对于写作等传统方式的坚持;有人由现身展厅的老式缝纫机想起儿时妈妈给予自己的爱,进而感慨如今自己又将这份爱在女儿身上传递……每个人的独特讲述,都由表演者以情景剧的方式再现,通过肢体、声音、形态等多种方式演绎。
在这样的分享中,不同时间片段中的情感得以在“一人一故事”剧场中交融,人与艺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渐渐被拉近了。
围观“天鹅”
非洲当代艺术名家艾尔·阿纳祖连绵如红色海浪的艺术装置之下,飞来一群“天鹅”,旋转跳跃,翩翩起舞。昨天下午,浦东美术馆一楼大厅迎来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精彩片段演出。这是曾经登上央视春晚的“排面”,上海芭蕾舞团的舞者们打破传统观演形式,全方位向观众敞开。
《天鹅湖》的旋律响起,从四小天鹅到优雅的双人舞,再到天鹅群舞……全长30分钟的演出现场,观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不少孩子兴致勃勃坐在家长肩头,目不转睛。冲着这场表演,张先生特地选择这天带着上二年级的女儿走进美术馆。“天鹅姐姐们都太美了!”小朋友看完表演意犹未尽。白领袁小姐此前曾在剧院看过舞剧,仍然感觉“太惊喜了,舞者每个细微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
“与观众距离不到一米,相比以往在专业剧场舞台,是很不一样的。”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辛丽丽说。她认为芭蕾舞需要与观众如此真实的对话,需要脚踏实地、走向更广阔的人群。“艺术本就是多元共生、融会贯通的,能跨越时空、打破界限,在人们的心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浦东美术馆董事长(馆长)李旻坤也认为,美术馆绝非冰冷展示静态艺术的“白盒子”,更是一方汇聚多元文化、创意绽放的璀璨舞台。
共织温暖
入冬之际,西岸美术馆临近黄浦江一侧的工业风冷酷外墙“穿”上柔软又斑斓的“绒绒衣”。这些连接着色彩、温度与情感的纤维,使美术馆成为冬日温暖的所在,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留影,甚至不禁伸手触碰,感受织物带来的治愈感。
这是西岸美术馆大型编织共创项目“线线相连”,集结来自社区、志愿者、编织达人及社群的近200位公众的“线线相连”。众人以“线”为媒介,通过编织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将充满个人情感的图像、温度与记忆汇集于“一人一平方”的织物中,并借由美术馆的缝合连接,转向群像的呈现,形成一件沉甸甸的大型共创作品。
自今年11月项目发起招募以来,来自不同创作个体的编织作品便源源不断涌向美术馆,连接起彼此,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参与项目的葛惠勤,今年59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她回忆说,从前生活物资匮乏,毛线显得特别珍贵,一件毛线衣常被拆下来洗干净,再重新织成新的模样。那时织出的衣服虽然简朴,却承载着家的温暖和妈妈的巧手。此次编织活动让她拿起许久未用的编织针:“看着那一团团五彩斑斓的毛线,再一次将它们缠绕、拼接到一起,心中充满了久违的满足感。”在参与项目的教师吴清越看来,编织总能给予自己安心,此次她欣喜地看到编织成为艺术表达,也成为链接朋友的桥梁,其中有学生也有上班族,看到每个人的力量和创意聚集在一起,编织出了奇迹。
馆方希望通过编织这一充满包容性的创作媒介,重新发现个体的创造力,亦试图实现公众从“观者”到“共创者”的转变,让“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