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他带着3000多农户“蟹逅”共富路南京退役老兵创业20余年成“螃蟹大王”

扬眼 2024-12-30 08:51:43

距南京主城区一个半小时车程的高淳固城湖,水面辽阔、源清流洁,螃蟹已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的螃蟹养殖圈里“,老班长”邢青松是个响当当的名字——有人叫他“螃蟹大王”,也有人叫他“邢代表”。

这位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不仅通过螃蟹养殖销售打响了招牌,还将3000多户蟹农组织起来,成立了水产专业合作社,带领蟹农们一起踏上了致富路“。在20年的创业生涯中,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身边的农民兄弟对我总是不离不弃。因为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才有我的今天。”

“不过生死关,不要在前线”

出生于1965年的邢青松,从小就生长在固城湖畔。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陈毅元帅带领新四军东进抗日途经高淳的故事,特别崇拜军人。”也许就在那时,邢青松的心里便种下了入伍参军的种子。

长大之后,看到老山前线“新一代最可爱的人”,邢青松参军的渴望更加强烈。于是在1983年11月,18岁的他放弃了木工的工作,瞒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军,虽然父母心疼,不过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

“这是一支红军底子的老部队,曾经打响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第一枪。”邢青松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部队在历史上打了许多硬仗,被授予过“钢铁团”的光荣称号。1985年,邢青松更是主动要求前往老山前线,和战友们在猫耳洞里呆了18个月。

在战场上,邢青松不仅荣立战功,还火线入了党。也正是在战火中,他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过生死关,不要在前线。只有严格的纪律,没有特殊的战士。”

与敌人的斗智斗勇,还让他学会了执着与责任、诚信和灵活,“四年的军旅生涯,真的收获很多,而且是别的地方学不到的。”

捧起“泥饭碗”,挺过债务关

1987年,邢青松退役后被安置到家乡的银行工作。“对于一名退役军人来说,这算是不错的了。”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苦恼,“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很难做出太大的贡献。”

1992年,全国掀起了“下海潮”,邢青松辞去银行的“铁饭碗”,捧起了养殖螃蟹的“泥饭碗”。可由于经验不足,对全国各地水产市场的行情把握不够,让邢青松尝到了商海无情、市场反复的痛苦。

“最低谷时,我不仅亏光了积蓄,还欠了100多万的外债。”虽然一度也想过放弃,可是从战场上下来的硬汉怎么会被轻易击倒呢?

深入分析失败的原因后,邢青松逐步摸索出了“优质、优价”的道路,“只有坚持质量品质和诚信营商,才能树立自己的信誉。”

他这样介绍自己的生意经:做螃蟹生意,同样的规格,肉肥膏满的,收购时宁可多出几块钱一斤。“也有人问过我,高价收、低价卖还怎么赚钱?但我图的就是信誉和质量,然后再求利润。”

果然,这个办法见效了,来邢青松店里买螃蟹的人越来越多,青松专卖店也逐渐有了起色。“1997年,是我‘下海’的第5个年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终于让我挺过来了!”

营销“点子”多,螃蟹“爬”上网

每年螃蟹销售的淡季,邢青松都会跑遍全国,前往产销两地了解市场行情,这也成了他多年坚持的习惯。

“没有长盛不衰的产品,只有长盛不衰的点子。”邢青松一边经营一边调研,一个接一个产生的“点子”,让青松固城湖螃蟹几乎年年都有“亮点”和“高招”,不仅在水产市场站稳了脚跟,还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000年,邢青松在南京第一个“吃螃蟹”,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让螃蟹爬上了互联网”;2002年,他将“固城湖·邢青松”的防伪标志刻到了螃蟹背上,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他家的品牌;2004年,邢青松结合民间传说“竹篮背蟹”的典故,设计出新颖的螃蟹竹编包装,算是当年的文创产品了;2005年,他还编写了《三蟹经》,免费赠送给客户;2006年,他在南京和北京开出分店;2007年,更是领取了螃蟹的“出国护照”……

随着固城湖螃蟹的名气越来越响,青松螃蟹也逐渐被人们认可。邢青松成为公认的“螃蟹大王”,也是当地的“第一营销大户”。

[听他说]

我可以什么都没有

但不能没有农民兄弟

从离开老山前线到经营合作联社,一晃已经30多年。

战场上的血与火,让邢青松真正领悟到了团结与执着、责任和灵活的重要性,也让他成长为值得“托付后背”的战士。

商场里的风和浪,则让邢青松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富不算什么,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才算真本事——这是另一个维度的“托付后背”。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决心。在《青松合作之路》一书中,邢青松详细解释了为何要孜孜以求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在20年的创业生涯中,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身边的农民兄弟对我总是不离不弃。在我亏损上百万最为艰难的日子里,仍有不少铁杆兄弟相随。在我们联合合作的征途上,更有千万农民的参与。我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以没有我的农民兄弟,因为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才有我的今天。对农民兄弟,我一直心怀感恩之情。”

当今中国,我们以天为盘、以星做子,“神舟”“天宫”“北斗”“嫦娥”“祝融”“羲和”在浩瀚宇宙诠释浪漫经典。我们以山为卷、以水为笔,世界上最快的铁路、最长的桥梁、最繁忙的港口在神州大地绘就壮美华章。我们同样以梦为马、以汗为泉,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就像,邢青松和他的农民兄弟们那样。

指导单位: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出品:陈旭、刘大颖

制片:吕超豪、李军

策划:周翔、陈郁

统筹:方进、喻文君

文字:马祚波

摄像:李铭哲

后期:李铭哲

美编:肖甜

特别鸣谢: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校对王菲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