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演奏跨界呈现中华文化符号,中央民族歌舞团《融聚千年》在京首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30 23:53:19

12月29日、30日,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上演,一场跨越时空、带有多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首次与观众见面。

《融聚千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打造,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王成刚担任艺术总监,该团创作研究部主任董雪海担任总导演。《融聚千年》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中提取文物古迹、历史典故和千古佳话,用这些中华文化符号编创出一台跨越时空、地域的跨界舞台作品。

巨大的弧形屏幕和多幅可移动的条形屏幕伫立舞台,一位“当代青年”走上舞台,观众跟随他的视角和足迹,沉浸式走进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开启一场寻脉之旅。整场演出包含音乐短剧、情景器乐演奏、新创器乐秀和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由“当代青年”作为戏剧人物串联全场。

《融聚千年》分为“古今共鸣”“万疆共美”“家园共筑”三个篇章。只见“当代青年”滑动手指,舞台大屏幕上的画面快速滑动,观众跟着他进入画面情境,穿越古今。第一篇章中,观众在中原贾湖骨笛与塔吉克族鹰笛、藏族鹰骨笛、新疆特色乐器艾捷克的合奏中听到了千年回响,在舞者灵动的舞姿中看到玉石蕴含的文化底色,也被大唐盛世的宫廷雅乐惊艳。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以艺术形式亮相舞台,展现了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

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风景在《融聚千年》中一一呈现。丝绸之路上,新疆古龟兹舞蹈舞出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瀚画卷;马骨胡、月琴、木叶、玎琴、芦笙等多种西南地区特色民族乐器,交织出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十余首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作品也在演出中展示,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中华儿女共同抒发着守卫国土、维护统一、和平幸福的家国愿望。

第三篇章中,“当代青年”从历史山河中走出,跟随着各族青年们的奋斗步伐,感受新时代的崭新面貌和幸福生活,继续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时代故事。

《融聚千年》将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员一专多能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出中,舞蹈演员唱起歌,声乐演员和器乐演员也热情起舞,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之中,徜徉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整台演出按照‘融’的理念编排,融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当代审美,并将特色器乐、舞蹈、唱腔跨界呈现。”总导演董雪海说,主创团队希望用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形式,激发观众内心的感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