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础教育:AI倒逼,锋芒初现|教育领航者特刊

羊城派 2024-12-31 09:43:27

人类常常感叹“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但以往的“车轮”从未像人工智能时代这样高速飞驰,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改革是“主动”,那现在AI“历史车轮”倒逼的力量则是让教育不得不变、必须得变,而且变的速度慢了还不行。

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AI+教育”的融合步伐明显加快。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国家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教育要教给孩子什么?答案已然改变。

倒逼的力量:培养目标、手段正在变化

当科技大佬马斯克被问:“AI时代你会给你的孩子什么建议?”他沉默了26秒艰难“挤”出一句:“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做出回答才能立足于未来世界。

“试想未来每个人都有人工智能助理,记忆性的知识一查便知,人的能力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去创新。”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问世,让学问、知识传递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人工智能冲击全球知识传递型的教育。

试想一个国家的公民只会刷题、应试,而不会利用知识创新创造,国力能强大吗?虽然人类一直重视教育,但教育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倒逼教育必须改变。

中国校园的信息技术赋能喊了十几年,智慧校园做了十几年,却并没有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校园远未“智能”,依然处于“数字化”阶段。但2022年11月ChatGPT的问世让情势急转直下,AI大语言模型在交互性、理解力和生成能力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推动了AI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随后,AI大语言模型让人类体会到了一日千里的进步,迅速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孩子们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和使用的技术很可能尚未诞生,我们不能仅仅教他们固定的、永远用不上的知识。教育要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要求,因此2022年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目标和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说。

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主要包括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能力,而这些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中是被忽略的。

过去的学习目标是知识技能,现在的学习目标是核心素养,知识技能从目标变成了手段,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手段。

校园“AI+教育”:加速进行中

2024年,国家对学校软硬件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布局明显加快。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AI)教育,鼓励各地各校将AI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这一举措标志着教育部门、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教材改革、育人方式改革,以培养适应AI时代的人才。

3月,教育部启动国家中小学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广东成为全域应用试点之一,建设全域智慧教育示范区。

随后,广东遴选20个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试验,探索人工智能在促学、促教、促管和促研的深度应用,目标是将有益经验向全省逐步推广。

在广州,全市1-8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使用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学校数达到1589所,参与学生108.92万名。同时,广州市教育局还开展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全员培训及“种子教师”培训,共计2637名教师完成培训。

新课标、新教材:少而精、深度教学

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的能力要求完全改变,教育对人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也随之改变。倒逼中国教育从顶层设计开始改变。

9月新学年,全国一年级和初一学生更换新教材;未来1年半内,义务教育所有年级都将更换新教材。目前的新一轮教育改革中,公众最直观的感受来自新教材、新中考、新高考,其实,课标才是教材、课堂、中高考的“终极大BOSS”。本轮更换的新教材,就是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

中国教育历史上,总共只有过三套课程标准,可见本轮新课标的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包括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机会标准。

内容标准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学生要学什么;表现标准是如何证明学生达到了目标,学生的哪些表现可以证明他们掌握了知识、发展了素养;而机会标准则是指在怎样的条件下,学生能够达到这些目标,也就是提供了达到目标的条件和环境。课程标准详细规定了每门学科在不同的年级或年段要学哪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

课标是官方规定的、带有专业引领作用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它是老师开发课程、上课和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各种重要考试,比如中考、高考的命题依据。

知识无穷无尽,教育的一大挑战是“取舍”,让学生只学习那些形成核心素养的必要知识,而不是在无边学海中“苦作舟”。教育不仅要明确教什么,更需要明确不教什么,“舍”可能比“取”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已经走向少而精、深度学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地去掌握无穷尽的学科知识。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必须走出知识掌握得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越熟练越好的传统误区。

课堂改革:一线探索道阻且长

过去一年,从国家到省、市、基层学校,各种课改研讨会明显增加,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探索适合本校的课程改革方案。因为,从课标到考试,也就是教育的指导前端和评价终端都在挤压课堂教学的改革。但真正好的课堂依然很少,核心素养看不见摸不着,是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课堂改革这么难、难在哪里?

张华指出,主要困难有两方面。

首先,本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偏高。它要求老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从现成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课程的创生者,在课堂上不再是从头讲到尾,而是要指导学生去探究和创造。同时,学生也不能再把学习过程看作是简单汲取外部知识的过程,而是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创造。这两种角色的转变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挑战都比较大。

其次,本轮课改提倡的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育中的两类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新的权利,教师要拥有课程所有权,学生要拥有知识所有权。这种权利的确立,需要把学科知识整合为一体,围绕做事的需求和理解的需求去整合。因此,必须走向单元整体设计的大观念教学,课堂需要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即大任务教学。这是一整套比较专业化的、有一定难度的教育行为和学习过程。挑战较大,也相较中国过去持续了70多年的传递知识为主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教育评价:时代呼唤“指挥棒”变革

虽然,“AI时代车轮”的倒逼力量已经初露锋芒,新课标、新教材都已投入使用,课堂改革也在探索之中,但最终对整个教育的生态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升学选拔机制——中考、高考。

近几年,新中考、新高考改革,所有学科考题全面转向情景化试题——文字描述情境,学生提取信息找到条件,运用所学综合分析,灵活解决问题。

这样的变革当然是进步,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但是,考题再变也是一道题目,一张试卷、一次考试,设计再好能多大程度还原真实场景、实际问题?多大程度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素养?反“刷题式”教育已经从一种教育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需求。但学生面对的现实是,一个知识点、一张卷子刷1遍还是10遍,考试分数呈现的效果的确是不一样的。复杂的理科题目,要迅速且准确判断考什么原理、什么知识点,计算快准狠;文科要揣摩出题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答到得分点。这样的考试依然需要大量重复性训练,才能在速度、熟练度、准确性方面都要求甚高的中考、高考中胜出。

只要教育终端的升学指标仍然是分数,教育前端的AI赋能、素养培养、课堂改革、作业训练依然只会着力于如何辅助提分,而难以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综合素质和人生发展。

时代的列车呼啸而来、势不可挡,没有人愿意躺平任由碾压。可是小心,起身慢了、爬车错误,也会被甩在这趟列车身后。

文|记者蒋隽

0 阅读:112
羊城派

羊城派

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